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公报 > 高新区 > 2021年第二期 > 政务信息

2021年高新区信息第5期

【部门工作亮点】

阿拉善高新区充分释放改革红利 打造一流优化营商环境。全力以赴推进“互联网+”建设。一是依托信息化支撑,打造高效政务服务平台,向企业和个人提供全方位的政务服务,网站内容包括信息发布、大厅VR实景、办事指南、特色应用服务、政策解读专区、政务新媒体宣传等功能。二是依托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深化“一事一次办”集成套餐服务、“一窗受理,并联审批”等在线“精准”服务,为群众提供办件查询、服务查询、咨询投诉等线上政务服务。同时,实现了政务大厅“一个平台、统一受理、受办分离”的业务办理模式,包含电子证照管理系统、好差评系统、大厅智慧化服务系统等7大功能。三是依托政务服务门户和“蒙速办”移动端,打造本地特色服务专区。推进“蒙速办”APP协同共建、宣传推广工作,注册用户千余人;建设云桌面系统,设置电子智能文件柜,实现了24小时取办件服务,努力推动线上政务服务实时在线不打烊;推广全业务短信预约排号和叫号系统,实现了短信、语音、叫号显示屏多维一体的叫号服务。持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一是优化重组政府投资类和社会投资类工程建设项目办理流程,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由全国100个工作日压缩至70个工作日,推行重点投资项目承诺制,助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再提速。目前,共有19家企业以自主承诺方式顺利拿到临时开工通知书,促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达产。二是全面推进阿拉善盟工程建设项目联合审批系统、电子印章和电子施工许可证应用,实行“一窗受理、一表申报、一网协同、一站服务”工作机制,实现线上线下“一个窗口”。三是开展“集中审批月”活动,集中审批一批材料完善的重点项目,项目材料次要件缺项的,容缺预审先行办理;建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定期走访企业,面对面为企业纾困解难。探索推行“一业一证”改革。深化“流程再造攻坚”,将“一业一证”和“一件事一次办”有机结合,推进行政审批“集成套餐服务+容缺预审”再升级,将一个行业涉及的多个许可证,合并为一张载明经营者名称、法人、经营场所及许可项目等相关行政许可信息的行业综合许可证,实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同核查、一并审批、一证准营”,企业只进一扇门即可办完所有事,实现“拿证即经营”,有效破解市场主体“准入易、准营难”问题。完善政务服务大厅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加强政务服务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提升窗口工作人员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能力。修订完善《政务服务大厅运行管理办法》《入驻部门考评规范》等配套管理制度,采取定期巡查和不定期抽查方式,强化日巡查周通报月考核机制,继续推行“星级服务窗口”“服务之星”评定、“好差评”和末位通报制度,充分调动窗口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行政审批服务局)

阿拉善高新区四举措实现脱贫攻坚工作圆满收官。一是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实现党建扶贫强基础。抓好嘎查“两委”新老书记传帮带及班子成员配优配齐工作,健全基层组织各项制度,完善基层司法调解纠纷调处机制。同时,充分发挥社区服务功能,进一步紧密党群、干群关系,不断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是输血造血多管齐下,嘎查集体产业蓬勃发展。按照“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工宜工、宜商则商”的原则,以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以壮大嘎查集体经济为着力点,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分类施策,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农牧民主动干事创业的良好发展格局。2019—2020年,高新区乌斯太镇两个嘎查全面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嘎查成立合作社,承揽各类工程项目,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牧民变股民,享受入股分红。三是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志智双扶”有成果。依托工业发展,高新区率先实现城镇一体化,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全覆盖,医疗、教育、文化、体育、娱乐等社会服务全配套。坚持“富脑袋”和“富口袋”并重,积极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下基层、进企业等科教宣传活动及春晚、消夏晚会、主题节日等文体娱乐活动,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做到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四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防返贫长效机制。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印发《防止返贫致贫实施方案》,及时掌握农牧民生产生活情况,加强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和日常监测,切实解决不精准不细致等问题。截至目前,高新区无新增贫困户、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宜致贫户。(林水局)

【简讯】

阿拉善高新区重点监控的41种工业产品价格2021年2月涨势趋强。2月,高新区重点监控的41种工业产品价格环比上涨19种、下降13种,持平9种;同比上涨22种、下降17种、持平2中。其中,PVC、苯胺基乙腈、烧碱、黄血盐钠、焦炭、多聚甲醛、乌洛托品等产品价格相对涨幅较大。PVC价格为8500元/吨,环比增长22.3%,同比增长33.86%;苯胺基乙腈价格11060元/吨,环比增长30.79%,同比下降12.73%;30%烧碱价格为1300元/吨,环比增长44.44%,同比下降3.7%;黄血盐钠价格为8268元/吨,环比增长18.37%,同比下降10.66%;焦炭价格为2350元/吨,环比增长6.82%,同比增长56.67%;多聚甲醛价格为4433元/吨,环比增长26.66%,同比增长47.77%。(工信局)

阿拉善高新区2021年1月份用水情况。1月高新区新鲜水总用水量150.43万m3。其中,工业用水141.05万m3,占全年总用水量的93.8%,工业用地表水129.28万m3,占工业用水量的91.7%。工业用地表水水量比去年同期增加8.72万m3;工业用地下水11.77万m3,占工业用水量的8.3%,比去年同期增加4.29万m3。另外,1月高新区居民生活用水6.94万m3;城镇公共用水2.44万m3,其中,行政事业单位用水1.26万m3,商业用水1.15万m3,特种行业用水0.03万m3。(林水局)

阿拉善高新区以“百企评机关”活动为有效抓手 优化高新区营商环境促发展。活动开展以来,截至目前共有277人参与问卷调查,征集到各类评价意见和反映的问题45条,经梳理,本次集中征集的意见和问题共分14类,涉及高新区10个责任部门。针对“百企评机关”活动征集到的意见问题,高新区于2月18日向所涉及的10个对应责任单位分别下发了《关于优化营商环境调查问卷结果反馈通知单》,列出问题清单,要求各责任单位根据反馈意见问题,认真研究对策措施,限时做好整改工作,并制定整改方案于3月1日前上报高新区跟踪督办。(基层党建办)

阿拉善高新区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工作成效显著。自2016年以来,高新区共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1252.007万元,其中2020年督促辖区21个生产建设项目缴纳了水土保持补偿费,共计559.838万元。(林水局)

阿拉善高新区申报的《内蒙古阿拉善黄河国家湿地公园项目》2021年度生态补水计划指标1000万立方米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批准。(林水局)

阿拉善高新区组织园区企业赴民勤县参加2021年“春风行动”暨企业人才招聘会。2月25—26日组织7家企业参加民勤县2021年“春风行动”暨企业人才招聘会。本次招聘会,高新区7家企业共提供就业岗位71个,涉及用工需求445人,现场共有3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人保局、社保就业服务中心)

阿拉善高新区扎实开展2020年“两定”机构年度考核工作。近日,对辖区内1家定点医院和37家定点药店开展2020年度综合考核工作。考核主要以医保政策法规、“两定”服务协议和全年重点工作任务为基本依据,通过听取汇报、查看资料、现场检查、问卷调查、征求意见、综合评定等方式,结合日常监督检查情况,对定点医院和药店进行综合评分。(人保局、社保就业服务中心)

现役军人马文超荣获“四有”优秀军官称号。近日,现役军人马文超荣获“四有”优秀军官称号。马文超,2013年从宁夏大学国防生毕业后入伍,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32105部队担任指导员,其家属在阿拉善高新区居住就业。目前,高新区采集户籍内现役军人5人,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共64人。(乌斯太镇政府)

【重点关注】

工信部:构建新发展格局 当好排头兵和第一方阵。“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后,工业信息化既是主战场、主力军,又是排头兵和第一方阵。紧扣科技自立自强,提升产业链的创新能力。主要是聚焦一些新的领域,比如集成电路、关键软件、关键新材料、重大装备以及工业互联网的重点领域,着力解决“卡脖子”的问题,和与此相关的制造环节,加快构建以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核心节点的制造业创新中心网络体系,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形成新的优势制造能力。紧扣保持完整产业链体系,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实施制造业的强链、补链行动和产业基础再造,聚焦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元器件、先进基础的制造工艺和装备、关键基础材料、工业软件。全面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持续增强产业链的韧性和弹性,确保不“掉链子”。紧扣扩大内需,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加快提升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中国市场非常大,潜力也很大,立足扩大内需,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努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巩固提升信息消费,进一步扩大制造业装备的更新和技术改造。使得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成体系满足市场需要。紧扣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进一步提升工业和信息化对外开放水平。全面开放一般制造业,有序放开电信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吸引更多的外资高端制造业项目落地。吸引更多的机构和人才来华发展,特别是发展制造业,也鼓励有实力的国内企业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深度融入国际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创新链。依托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产业链的国际合作,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高效联动、相互促进。(中国工信产业网)

【他山之石】

江苏多措并举助力独角兽瞪羚企业新“飞跃”。为促进高成长性和研发类功能型等企业发展,南京市拿出“大手笔”,出台相关激励办法,企业“免审即享”。除此以外,苏州等地出台各类培育办法,助力独角兽瞪羚企业牛年新“飞跃”,全省独角兽瞪羚企业的后备军正不断壮大。独角兽企业是指成立未满10年、估值达到10亿美元的初创未上市企业。瞪羚企业则是指成功跨过创业“死亡谷”后,商业模式得到市场认可,进入高成长阶段的创新型企业。根据长城战略咨询发布的《2019年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共有218家独角兽企业,平均估值36.5亿美元,分布在全国28个城市。其中,江苏省共有13家独角兽企业。其中,南京10家,无锡1家,苏州1家,镇江1家,分布在产业互联网、体育科技、电子商务等12个领域。为保障独角兽瞪羚企业“跳得高”、“吃得饱”,江苏正在持续行动。“依据2021年南京市委‘一号文’第二条规定,对独角兽瞪羚企业和研发类功能型总部企业,连续三年按其当年新增地方经济贡献超过全市平均增幅部分的50%给予奖励。”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符合《关于对独角兽瞪羚和研发类功能型等企业激励的实施办法》中条件的独角兽瞪羚企业至多奖励三年,奖励标准为:以企业上年度对南京市经济发展贡献为基数,对其本年度超过全市平均增幅的增量部分,按50%奖励给企业。靶向施策,铺设“黄金跑道”。独角兽企业的培育需要良好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苏州根据独角兽企业的性质和类型,在土地使用、金融服务、财政支持及人才引进方面配套精准的扶持政策,支持更多的创新创业企业早日成为独角兽企业。(人民网)

山东扎实推进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转型升级。2020年,山东省级财政把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作为破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重要抓手,加快推进担保“抓大放小”高风险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担保回归“支小支农”主业迈出坚实步伐。截至2020年底,山东省投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实现“支农支小”政策性再担保业务余额327.37亿元、7.75万户,按责任余额资本金放大7.42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3倍左右。一是顶层设计更加完善。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实施意见》,作为加快全省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的指导性文件,从聚焦担保主业、强化体系建设、深化银担合作、加强财政支持、优化监管考核、密切协同配合等方面,推动重构全省政府融资担保体系。二是名单管理实现突破。研究公布首批49家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名单,进一步推动担保机构明确主责主业,坚持降费让利,稳步提高小微企业和“三农”担保比重。三是总部合作逐步强化。省担保集团与39家驻鲁金融机构达成“总对总”合作协议,取得了“二八”比例分险、免交保证金和90天代偿宽限期等优惠合作条件,获得银行授信超过1700亿元。(山东省人民政府网)


编辑:
信息来源:综合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