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公报 > 高新区 > 2021年第二期 > 政务信息

2021年高新区信息第9期

【部门工作亮点】

阿拉善高新区三级联动 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一是实施领导包联,确保实事办实。围绕解决好群众关心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强化各党委(党组)书记及班子成员党建工作联系点和《工作台账》制度,采取“一对一”和“多对一”方式,组织88名党员领导干部联系指导65个基层党支部。建立1名处级领导联嘎查社区、1名苏木镇领导班子成员包嘎查社区、1名第一书记驻嘎查村,1个机关单位结对嘎查社区的“四个一”包联整顿机制,截至目前,指导开展相关工作30余次。二是加强互联互动,确保实事办好。推行“联合党委”模式,健全完善联席会议、书记轮值制度,采取社区互联互动单位“点对点”,互联互动单位与居民群众“面对面”方式,全心投入疫情防控、“两委”换届、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困难群众帮扶等工作,以实际行动为社区助力,通过实地调研、现场办公,将社区的“任务清单”转化为群众的“幸福账单”。同时,加大机关事业单位对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力度,全面推行“一对一”企业结对共建机制,选树培育8家政企“结对共建”示范点,双向结对率达100%。三是采取多项措施,确保实事出成效。坚持全程开门“纳谏”,高新区采取多种方式,同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开门纳谏和相关问题征集工作,并在各级政务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开设专栏,听取、吸收意见建议。全面推行项目承诺制、项目审批代办制、企业包联制、设立专门“党员代办帮办”服务窗口,成立“党员服务岗”,切实提高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化水平,共建交流平台,共议重大事务、共促园区发展,形成了资源集聚、区域联动、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基层党建办)

阿拉善高新区织密“互联网+政务服务”网  助“放管服”改革行稳致远。一是根据“盟域通办”地方目录中有关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户籍、社保、资质资产等领域事项进行梳理,统筹协调有关部门积极交流探讨方案,梳理整合事项清单,制定统一业务流程,统一服务标准。“盟域通办”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精简放权,扎实做好便民利企,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难问题,打造便携高效的服务体系。二是按照有关要求梳理完成自治区“跨省通办”实施方案第二批事项清单。在72项清单中,筛选出与高新区有关事项共66项,其中,本级行使37项,可网办16项。通过“跨省通办”工作,切实打通各部门联动机制,整合各类政务服务资源,弥补线下服务短板,充分发挥互联网“营智”作用,致力于打造高新区高速便捷的政务服务“一张网”。三是充分利用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加强部门联动,全面完善政务服务体系。积极探索简政放权新模式,线上线下齐服务,以政务服务“一张网”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带动营商大环境机制体制创新,为优化营商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形成常抓不懈的持久机制。(行政审批服务局)

阿拉善高新区利异地协作平台之器 善风险防控机制之事。一是分析核查,严把关口漏洞。结合企业开具增值税发票情况,以企业进销项发票信息为源头,结合企业税负及运输流、资金流等情况纵向分析企业是否存在涉税风险,面向纳税人展开全税种的案头分析核查工作,形成了操控好、见效快、真实用的风险应对措施。同时针对核查过程中的疑难点问题,适时调整风险排查方案,增强风险应对工作的应变性和实效性。二是推进协同,搭建沟通桥梁。针对核查中发现的问题发票,充分利用与外省的“无障碍沟通高架桥”,通过“异地协作平台”、“跨区域协作”两个模块精准推送涉税风险发票,同时辅以电话联络,实现信息共享,强力配合对纳税人风险疑点的核实比对,提升了跨省协作的时效性。截至目前,高新区向异地税务机关发起委托核查函共涉及38户企业,涉及发票745份;收到异地函件共涉及35户企业,涉及发票1713份。涉及重庆、山西、浙江、上海等多个省市,形成了跨省协查、多点监控、协同作战的联动高效运行机制。三是抓实入库,确保行而有果。高新区经协同应对核实发现的问题,督促相关企业做好税款及滞纳金的追征入库,严格确保查实一户、入库一户,不留死角。同时将核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至税源管理部门,进而加强日常税源管理,实现“双重防控,双轮驱动”。(税务局)

【简讯】

阿拉善高新区实现财政收入一季度“开门红”。一季度,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1191万元,同比增长2.32%,占全盟公共收入的24.16%,圆满实现“开门红”,为完成全年收入目标奠定良好基础。(财政金融局)

一季度12345政务服务热线受理群众诉求170件 办结率98.8% 综合满意率90%。从诉求类别上看,一季度共办理求助类122件、咨询类3件、投诉举报类37件、建议类3件、其它类5件;从诉求内容上看,劳动维权、环境噪声污染、违章建筑、交通秩序、住房管理等方面是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领域;从办理情况上看,承办数量较多的为人保局、住建交通局、综合行政执法局。(行政审批服务局)

阿拉善高新区构建全新供水体系 破解居民群众饮用水难题。计划2021年投资3821.32万元建设高新区净化水厂及附属设施工程,进一步改善居民饮用水口感。净化水厂及附属设施工程均采用树脂软化工艺,将原水通过钠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使水中的钙镁离子含量降低,使水质软化,出厂水的浊度、色度、氨氮、有机物含量等水质指标均将得到明显改善。目前,该工程已完成前期立项等手续,并已发布招标公告,计划于5月初开工建设,预计年底投入使用。(林水局)

阿拉善高新区强化财政评审职能 促进评审工作不断提质增效。2020年共审核项目资金总额5.96亿元,比上年增加1.41亿,同比增长31%。其中:完成招标控制价审核34项,送审金额4.32亿元,比上年增加0.23亿元,审定金额4.05亿元,审增0.03亿元,审减0.3亿元,提出控制价修改建议129条,退回修改图纸14次;完成结算审核73项,送审金额1.65亿元,比上年增加1.18亿元,审定金额1.32亿元,审减0.33亿元,核减率19.75%。全年对6个重点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监管并编审完成招标控制价金额2.68亿元;出具监理招标最高费率11项。(财政金融局)

阿拉善高新区危化企业应急救援培训工作有序开展。培训分6期、36个批次进行,计划通过每月一期的封闭式训练,覆盖园区所有危化企业。培训通过理论讲解和实操演练模式,围绕基础体能、装备操作、行动安全、班组合成、应急处置、预案制作、熟悉演练和防火巡查检查等8个内容,和“灭火理论教学”“救援技能实操”“厂区预案制作”“防火实地巡查”4个专题,开展训练。截至目前,轮训班学员已完成“灭火理论教学”“救援技能实操”“厂区预案制作”“防火实地巡查”四个专题的学习,参加了3个战例研讨、2次现场教学,考察了2个重点厂区。(应急管理局)

高新区组织园区企业赴阿拉善盟参加2021年全区就业创业推进会暨春季招聘分会场招聘会。一是双管齐下促就业。采用“线上直播带岗+线下现场招聘”形式,帮助重点群体实现就业,缓解企业用工压力。招聘岗位有质量工程师、会计、化验员、电工、仪表工、机修工、操作工等工种。二是全心全意保就业。通过政策宣传讲解,发布详细招聘信息,发放宣传手册和企业简介及各企业用工情况等方式介绍企业基本情况。招聘会9家企业共提供就业岗位49个,涉及用工需求443人,现场共有3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三是多措并举为就业。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政策,通过“找工作”、“找企业”、“找人才”等线上服务发布个人求职及企业招工、用工需求。利用“阿拉善招聘网”、“内蒙古云平台”“高新区人才就业平台”等招聘渠道发布详细招聘信息,引导人才劳动力到园区企业就业。同时,加强与宁盟陕甘毗邻地区建立起来的长效人才和劳动力引进协作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主动对企业“送政策、送服务、送关爱”,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人保局、社保就业服务中心)

阿拉善高新区开展“全民植树四十载 美丽阿拉善谱新篇”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共栽植河北杨2000株。高新区现有绿化面积1360公顷,2021年,将重点加快生态园林建设,实施巴音敖包工业园区道路绿化工程,新增绿化面积20公顷;开展国土绿化行动,义务植树1.5万株;建设巴音敖包工业园区、磴乌公路防风林带50公里;新建贺兰区兰亭公园,改造提升中央公园、那达慕公园、及重要节点的基础配套设施,将公共服务与公园体系有机融合;实施防沙治沙1300公顷、人工造林1000公顷、森林植被恢复233公顷项目。重点抓好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续建、黄河流域防沙治沙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生态产业和治理项目的实施,将公共服务与公园体系有机融合,着力打造“绿色生态工业园区。(林水局)

阿拉善高新区首笔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实现成功划转。4月13日,内蒙古中高化工有限公司建设的年产15000吨农药中间体项目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成功缴入高新区税务收费系统,实现了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由住建交通局(人防办)征收划转税务部门征收平稳有序过渡。(住建交通局)

乌斯太镇乌兰毛道嘎查与乌海市高三农民专业合作社签署合作协议。此次部分日光温室由乌海市高三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承包经营,协议约定该公司将种植14座温室,并向嘎查提供优质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进一步盘活嘎查产业资源,壮大集体经济,专业种植公司还对嘎查农牧民原种植的16座温室进行瓜果蔬菜种植技术指导,达到合作互助的目的。(乌斯太镇)

阿拉善高新区“对症下药”整治垃圾死角 提升城镇环境品质。积极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工作,共出动人员24人次、垃圾收集车3辆、铲车1台,清理110国道、三麻段收费站多年积存的垃圾50余吨。(市政服务中心)

【重点关注】

工信部印发《行动计划》——今年底将建成二十个以上“千兆城市”。近日,工信部印发《“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提出,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全面覆盖城市地区和有条件乡镇的“双千兆”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固定和移动网络普遍具备“千兆到户”能力;网络用户加快发展,高带宽应用进一步融入生产生活,典型行业千兆应用模式形成示范。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千兆光网采用固定光纤连接,具有传输带宽大、抗干扰性强等优势,更适合室内和复杂环境,5G网络具有灵活性高、方便易用等技术优势。推进5G和千兆光网协同发展,不仅可以拉动有效投资,促进信息消费,还能够支持制造、交通、医疗、教育等垂直行业应用市场培育,加快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为此,《行动计划》提出了“行业融合赋能行动”,鼓励基础电信企业结合行业需求,在工业、交通等典型行业开展千兆虚拟专网建设,积极布局和实践IPv6+等新技术,具备为行业企业提供端到端网络性能保障能力,通过创新网络架构、运营模式,服务行业发展。同时,要聚焦信息消费新需求,聚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双千兆”网络在消费、工业、教育、医疗等领域的融合创新。“双千兆”网络和建设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在线会议、视频直播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直播带货、线上销售、VR应用丰富了人们的消费;在线教育、远程医疗让高质量的公共服务随身可得,无处不在的高速网络和快速发展的新业务新应用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行动计划》从优化网络架构、改善网络质量、提升服务质量3个方面进行部署,着力为广大用户提供高品质网络体验。”该负责人说。《行动计划》首次提出了千兆城市的评价指标,从城市5G和千兆光网的网络供给能力、用户发展状况和应用创新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价。在衡量城市“双千兆”网络能力方面,提出了千兆光网覆盖率、10G-PON端口占比、重点场所5G网络通达率和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4项量化指标,着力推进城市“双千兆”网络基础设施能力提升。在衡量城市“双千兆”用户推广方面,提出了500Mbps及以上用户占比和5G用户占比两项量化指标,评价高速宽带和5G用户发展水平,促进用户向高速带宽迁移,形成网络建设和用户发展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在衡量城市“双千兆”协同部署的典型应用方面,设立了“双千兆”应用创新指标,推动城市在垂直行业形成“双千兆”网络协同的典型应用,具备示范和推广效应。“预计到2021年底,全国能够建成20个以上的‘千兆城市’;到2023年底,全国有超过100个城市可以达到‘千兆城市’标准。”该负责人说。(中国政府网)

教育部部署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工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要求,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部署推进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工作。《指导意见》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幼儿园和小学教育分离、衔接意识薄弱、过度重视知识准备、衔接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重要举措。主要包括:国家修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调整一年级课程安排,合理安排内容梯度,减缓教学进度。强化小幼协同,通过实施幼儿园入学准备和小学入学适应教育,为儿童搭建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的阶梯,帮助儿童顺利实现幼小过渡。通过建立联合教研制度、完善共育机制、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强化科学导向,形成良好教育生态,推动科学衔接、有效衔接。《指导意见》强调,幼小衔接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教育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意义,研究制订本地幼小科学衔接具体实施方案,切实把幼小衔接工作纳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完善政策举措,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幼小衔接工作取得实效。要推动幼儿园和小学深度合作,加强业务指导,及时研究解决教师在幼小衔接实践中的困惑问题。要健全科学的评价机制,将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纳入幼儿园和义务教育质量评估的重要内容。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整合专业资源,加强幼小衔接科学研究。《指导意见》要求,各省(区、市)要以县(区)为单位确立一批幼小衔接实验区,遴选确定一批试点小学和幼儿园,先行试点,分层推进。2021年秋季学期启动幼小衔接试点,2022年秋季学期全面铺开。(教育部)

【他山之石】

北京打造统一数字服务、监管、营商平台 企业将享"全程网办"。本市将打造全市统一的数字服务、数字监管和数字营商平台,真正实现“一网通办”“全程网办”,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线上兑现”。市发改委的报告显示,《条例》实施一年来,全市315个事项的“证照分离”改革已全部完成。其中,压减审批时限129个事项,平均压缩时长9.3天。一年来,全市已通过承诺制方式办理企业登记业务102.1万户,审批效率提升60%,企业设立最快10分钟内完成审核。而在减税降费方面,已为企业减免房租84.5亿元,2020年累计为市场主体减税降费超2000亿元。下一步,将在全市开展打通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落地“最后一公里”专项行动。要求各区各部门开展“局处长走流程”,全面检查国家相关文件落实、政策宣传培训、信息化平台建设、窗口服务等落实情况,打通一批办事堵点、畅通一批业务平台、深化一批重大改革。在政务信息化建设方面,将打造全市统一的数字服务、数字监管和数字营商平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推进部门间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真正实现“一网通办”“全程网办”,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线上兑现”。此外,本市还将率先编制“十四五”营商环境专项规划,将法治环境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建设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同时,以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抓紧制定落实方案,争取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北京经验”,当好全国营商环境改革“排头兵”。在优化政务服务方面,市政务服务局在报告中提出,《条例》实施后,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事项申请材料压减74%,办理时限压减71%,市级行政许可事项平均跑动次数减至0.16次。全市共设政务大厅500个,同时大力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社区(村)设立政务服务站6000余个。(北京晚报)

重庆:启动2021年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4月至6月,重庆市人社局将在全市开展劳动保障监察年度书面审查暨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工作,按规定将企业划分为A、B、C三级。其中,对评为B级的企业,适当增加日常巡查频次;对被评为C级的企业,列入劳动保障监察重点对象。此次书面审查对象为已登记注册且用工地在本行政区域的用人单位,主要由市人社局统一在劳动保障监察信息系统中随机抽取确定。书面审查内容包括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规章制度、建立用工档案、签订劳动合同、使用劳务派遣、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参加社会保险、遵守女职工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和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等方面情况。同时,在此基础上,各级人社部门将对2020年度已实施劳动保障监察主动巡查、专项检查、举报投诉查处、突发事件、行政处理处罚以及重大违法和黑名单管理的企业进行劳动保障守法诚信评价,并依据《重庆市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暂行办法》的规定划分为A、B、C三级。此外,企业信用信息也将按规定向市场监管、金融、住房和城乡建设等有关部门推送,实行联合激励和惩戒。(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编辑:
信息来源:综合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