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公报 > 高新区 > 2021年第三期 > 政务信息

2021年高新区信息第10期

【部门工作亮点】

高新区“剑指”顽瘴痼疾 全面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一是旗帜鲜明,统筹兼顾全局思想。召开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推进会,安排部署高新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相关工作,着力用好谈心谈话法宝,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引领作用。坚持举一反三,综合运用组织核查措施,把教育整顿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有机衔接。强化线索排查、细化措施,确保排查彻底、整治到位,杜绝一带而过、流于形式。全力整治顽瘴痼疾,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坚持即查即治、边查边治、限期整治,结合“当下治”与“长久立”,全面开展大排查大整治。二是内检外惠,打造过硬政法队伍。完善具体措施,明确政策界限,根据违纪违法行为性质,分门别类梳理检视存在的问题,保持好严厉惩治执法司法腐败的高压态势。深入开展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三问”活动,推出一批便民利民政策措施。全面压实工作责任,党工委切实扛起主体责任,各政法单位严格落实直接责任,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教育整顿各方面、全过程;加强宣传引导,抓好统筹兼顾,把教育整顿和更好履职尽责结合起来,树立政法干警过硬形象。三是上下联动,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加强内外沟通联系,深入排查,通过联动共治、精准施治、开门整治,补齐短板、堵塞漏洞,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针对中央第四督导组下沉实地督导,围绕督导工作重点和教育整顿核心任务,检查核实第一环节工作推进落实情况。在有机衔接教育整顿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的基础上,与苏木镇换届、法治政府建设、生态环境治理、行业治乱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做好教育整顿与重点工作两手抓、两促进,持续优化提升园区营商环境。(基层党建办、融媒体中心)

高新区架起便民服务“连心桥” 推动12345政务服务热线工单办理提质增效。一是提高办理时效。明确承办单位须在工单派发后4小时内签收,并在5个自然日内办理完成。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办理完成的工单,在到期前1个自然日提交延期申请。二是规范答复质量。明确对于服务对象留下联系方式的工单,承办单位在工单答复内容中必须包含承办人与服务对象电话或当面沟通的具体情况;对于服务对象申请匿名的工单,答复内容须包含详细工作举措;对于因政策原因无法彻底解决或一时无法解决的工单,及时做好解释说明工作。三是加大联合办理力度。实行“首接负责制”,对于涉及单位职能交叉的工单,热线平台交办的单位为办理的牵头单位;涉及本单位职责范围内的事项牵头单位主抓办理,涉及其他单位的事项牵头单位要主动协调办理,确保群众诉求及时得到解决。四是充实热线知识库。全面做好新增知识采集、失效知识标注、规范答案修改等知识库维护管理工作,确保知识采集、更新和运用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五是厘清职责关系。精细化梳理职能职责,做到重点突出、条块清晰、任务具体、表达规范、描述准确。梳理完成的职能职责及时备案,不断提升工单交办转办的准确度。截至目前,高新区共承办群众诉求222件。其中, 办结208件,正在办理8件,无效6件。(行政审批服务局)

高新区三举措扎实推进城乡居民高血压和糖尿病“两病”门诊即时结算工作。一是缩短流程,居民少等待。对于慢性病患者异地购药,规范零星报销流程,精简报销要件,明确丢失票据的补办及报销流程,缩短零星报销时限,并开通“绿色通道”,对于重病、贫困患者的日常鉴定缩短至7个工作日,解决患者的就医负担。二是升级业务,居民少跑腿。全面推行“综合柜员制”业务经办模式,实现“一窗口受理一窗口办结”,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同时,拓宽居民特殊门诊慢性病报销渠道,参保人员可通过窗口、电话等方式,办理慢性病定点医疗机构变更业务。截至目前,共审核办理门诊慢性病申请14人次,审批12人次,慢病待遇报销42人次7.9万元。三是审核下沉,居民少费心。将城乡居民“两病”患者的审核、认定及即时结算工作下沉到定点医疗机构,患有“两病”的参保居民持社保卡在定点医疗机构购药后便可即时结算,有效缩短报销时限。截至目前,共即时结算门诊慢性病“两病”患者2人次117.77元。(人保局、社保就业服务中心)

【简讯】

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稳中加固。一是工业企业运行质量提升。1—3月,工业企业经济效益逐步好转,主导产业景气度提升,价格上涨驱动化工企业业绩改善。规上工业企业由上年同期的55户增至70户,新增企业15户。工业企业产值由去年同期的负增长转为正增长,且增长幅度较大,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上年增加1.7倍,盈利面达75%以上,企业盈利能力明显改善。二是重点监控的工业产品价格上涨明显。3月份,重点监控的41种工业产品价格环比上涨20种、下降11种,持平10种;同比上涨27种、下降12种、持平2中。其中,LNG、靛蓝、苯胺基乙腈、多聚甲醛、乌洛托品、电石、PVC等产品价格环比和同比都增长,涨幅相对较大。三是工业产品产量稳步增长。截止3月底,工业产能利用率达75%以上,重点监控的41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26种、下降11种、持平4种。从产量看,精细化工、煤化工行业的产品产量增长较大,其中,吡唑醚菌酯、三氯吡啶醇钠、二氟硝基苯、氨基甘油、双氧水、三氟氯菊酸、洗精煤等增幅明显。四是用电量平稳增长。1—3月,全社会用电量21.46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15%。五是铁路发运量略有增长。重点铁路运输企业实际完成铁路发运量32.14万吨,同比增长1.98%。六是全社会天然气用量同比增长。1—3月,高新区全社会天然气累计用量4013.74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0.02%。(工信局)

一季度城乡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2.2%。其中第二产业同比增长10.5%,第三产业同比增长547.1%。(统计服务中心)

高新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工作取得开门红。2021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自2021年1月1日起征收工作已全面开启,集中缴费时间截止至10月20日。截至一季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共缴费22人,缴费金额8.38万元,完成应缴费总人数的22%,其缴费金额已经全额计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信息系统”的个人账户之中,参保缴费工作顺利实现一季度“开门红”的目标。(人保局、社保就业服务中心)

截至目前,高新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5596人,圆满完成了2021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登记工作。(人保局、社保就业服务中心)

高新区工伤待遇资格认证实现“跨省通办”。高新区对一至四级伤残职工工伤保险长期待遇资格认证和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待遇资格认证社保服务事项实现了“跨省通办”。目前,已有9项社保业务已实现“跨省通办”,分别是: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单查询打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互转、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互转、个人社保参保证明查询打印、领取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工伤保险长期待遇资格认证、领取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待遇资格认证、单位参保证明查询打印、个人社保参保证明查询打印(机关保)。(人保局、社保就业服务中心)

高新区实现欠薪线索“动态清零”。截至目前,共接收各类欠薪线索99条,办理完结99条,办结率100%,为192名农牧民工追回欠薪258.05万元。其中,接收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转办线索61条,办理完结61条,为82名农牧民工追回欠薪48.15万元;接收12345政务服务热线转办线索38条,办理完结38条,为110名农牧民工追回欠薪209.9万元,所有的欠薪线索全部按时办理完成,实现阶段性动态清零。(人保局、社保就业服务中心)

企校政三方搭建平台  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内蒙古灵圣作物科技有限公司举行“武威职业学院实习就业基地、武威职业学院教师实践基地”挂牌仪式。该公司与武威职业学院于2019年初步达成人才培养协议,三年来,已引进该校优秀毕业生108名。下一步将充分利用企业实训基地资源,深入推进“工学结合”等具有学徒制特色的培养,并计划在顶岗实习阶段转承对接企业新型学徒制模式,实现从“中级工”到“高级工”乃至“技师”的连贯式学徒制培养,为企业输送更具吸引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人保局、社保就业服务中心)

高新区七个项目通过专家技术审查获取环评批复。内蒙古中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先进金属材料中试研发基地建设项目,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阿拉善分石油公司乌斯太LNG加气站项目,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阿拉善分石油公司东达物流园区LNG加气站项目,内蒙古金友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3000吨2-氯-5-氯甲基噻唑及副产1110吨氯化钠、2481吨硫酸铵、2790吨盐酸项目,内蒙古惜禾化工有限公司新建年产6000t氨基葡萄糖盐酸盐、8950t副产盐酸及680t副产焦葡糖项目,内蒙古瑞信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2万吨金属钠扩建项目,内蒙古力善商贸有限责任公司35t/h工业燃煤锅炉技术改造项目获取环评批复。目前,环评报告表已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完毕,编制基本规范、评价因子选择正确、评价结论总体可信,在严格落实各项环保措施的条件下,项目建设具备环境可行性。(行政审批服务局)

高新区完成内蒙古星汉氟都化工有限公司年产氟硼酸钾5000t、氟钛酸钾5000t、氟硅酸钾3000t、氟化钾40000t,年副产氟硅酸钠3000t、二氧化硅2000t、硅酸钠11896t项目备案,项目总投资12000万元。(行政审批服务局)

高新区完成阿拉善盟众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000吨高分子硅烷项目备案。项目总投资142409.62万元,计划2025年完成,分三期建设:一期建设900吨/年聚碳硅烷(PCS)、100吨/年聚锆碳硅烷(PZCS)生产线;二期建设3600吨/年聚碳硅烷(PCS)、400吨/年聚锆碳硅烷(PZCS)生产线;三期建设4500吨/年聚碳硅烷(PCS)、500吨/年聚锆碳硅烷(PZCS)生产线。(行政审批服务局)

高新区为户籍内92名残疾人全部制作换发第三代残疾人证。(社会事务局)

高新区14名首批阳光税务监督员上岗。结合“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暨2021年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一是服务再升级,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通过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和纳税人代表担任阳光税务监督员,对纳税服务、行政执法以及廉洁自律等方面进行监督,反馈、收集、听取企业和群众对税收营商环境工作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提升社会监督的力度和广度,拓宽税企沟通桥梁,维护纳税人缴费人合法权益,推动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二是监督再添力,纳税服务提速增效。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的“精细服务”“精诚共治”要求,通过每年定期召开阳光税务监督员座谈会,针对税收征管的难点、痛点问题向特约监督员问计问需,围绕监督员各自领域和实际情况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反馈落实。并将重点就发票管理、优化征管等热点问题,收集监督员的反馈信息,以不断提升纳税服务效能,形成“事有人干,干有人督,督能落实”的良好税收氛围。三是形式再创新,办税模式提档升级。瞄准纳税人缴费人需求,以特约监督员现场体验办税流程模式,从纳税人缴费人视角横向拓宽纳税人缴费人的“倾诉渠道”,广泛收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及时解决,从严管理,通过内外部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凝聚合力持续优化和改进税费服务,让便民办税的春风吹得更暖更精准。(税务局、融媒体中心)

【重点关注】

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近日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全面把握和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抓紧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和分行业分领域实施方案,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下一步,将重点做八方面工作,包括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高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大力调整能源结构,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坚持和完善能耗双控制度,狠抓重点领域节能;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和市场化机制;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推动全民节约,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推进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和环境治理。(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他山之石】

宁夏紧扣六大领域扩大有效投资。近日,我区出台的《2021年“扩大有效投资年”行动方案》,明确了今年全区扩大有效投资方面的六大投资目标和6项重点任务。方案以自治区九大重点产业为重点,提出培育先行区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文化旅游、民生保障“六大”新的投资增长点,力争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5%,工业投资同比增长7%,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8%。方案围绕“两新一重”、新兴产业、消费、农业产业、社会民生、生态环保等六大领域,明确今年在这些领域推进实施的重大工程项目。“两新一重”投资方面,今年实施220个项目,完成投资411亿元。提出加快推进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银川至太原高铁、宁夏至华中特高压直流输电、银川城市地下轨道交通、银川河东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前期论证工作。实施5G网络建设工程、国家(中卫)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互联网+城乡供水”等重大项目40个;实施2021年城镇老旧小区、重点小城镇、排水设施、市政道路、城市污水处理等重大项目110个。新建石家峡水库、银川市一体化绿色交通等项目,实施重大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70个。加大新兴产业投资方面,方案提出实施晓星集团氨纶及聚四氢呋喃一期、天津中环50GW(G12)太阳能级单晶硅材料智慧化工厂及配套相关产业、宁夏鑫晶盛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工业蓝宝石晶体制造加工、宁夏隆基乐叶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GW单晶电池、天通银厦新材料有限公司四英寸蓝宝石衬底材料信息化改造、蒙牛乳业(宁夏)有限公司乳制品生产、杉杉能源(宁夏)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锂电材料智能化工厂、宁夏宝丰能源集团煤制烯烃、宁夏锦兴化工有限公司精细化工等重大项目。围绕促进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发展等,方案提出实施宁夏引黄古灌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展示中心、吴忠市利通区牛家坊民俗文化村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中卫市黄河文化公园大湾段、青铜峡市黄河文化公园古渠首重要遗产保护管理和配套基础设施等文化旅游项目30个,实施深蓝广场、新华百货总店改造、建发悠阅城等扩大内需项目14个,实施石嘴山数字智能物流园、石嘴山保税物流中心(B型)二期、同心县羊绒产业园现代物流中心等物流储配项目25个。方案还提出实施重大农业项目126个,重大社会民生项目150个,重大生态环保项目129个。方案要求强化项目统筹,确保二季度新建项目全部开工,年内拟建项目全部开工。(宁夏日报)

江西省出台32条举措为实体经济降本减负。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省发改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加大实体经济帮扶力度,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我省结合实际、聚焦企业诉求,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减税减费减租减息减支32条政策措施》,为全省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送上了政策“大礼包”。减税方面,全面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月销售额提高到15万元;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到100万元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减半征收,预计将惠及全省16.8万户纳税人;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00%,以及完善企业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延长部分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限。减费方面,围绕降低工会经费、社保缴费等费用,实行工会经费先征后返、中小企业宽带和专线资费再降10%、延长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落实稳岗返还和以工代训补贴、落实统一规范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等政策。减租方面,对承租国有房屋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今年上半年1个月租金。同时,鼓励自有物业的大型商业企业适当减免经营困难的承租经营户租金。减息方面,强化金融扶实体力度,用足用好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延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推广“银税互动”“信易贷”等新型融资产品,提高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信用贷、首贷户、无还本续贷占比。加大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力度,完善贷款风险分担补偿机制。实施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升级计划,今年新增上市公司10家左右。减支方面,主要是从降低用地、用能、物流和制度性交易成本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举措。包括鼓励民营企业利用自有工业用地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并进行研发创新,保障其合法土地权益。力争全年电力市场化交易规模达650亿千瓦时,推动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调整我省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政策,新增15项铁路运价优惠政策,推进“三同”试点。引导降低平台及中介服务费用,全面推广电子印章,健全企业问题化解快速反应和“白名单”帮扶制度。(江西日报)


编辑:
信息来源:综合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