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融媒新闻 > 热点信息

2022年高新区信息第16期

主要指标

1—7月阿拉善高新区财政总收入完成191195万元。截至7月末,财政总收入完成191195万元(同口径增长51.04%),增值税留抵退税99862万元,合计完成91333万元,同比减少35253万元,下降27.85%。其中,税务部门完成84153万元,同比减少34041万元,下降28.8%;财政部门完成7180万元,同比减少1212万元,下降14.4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7933万元,增值税留抵退税10485万元,留抵退税调库10690万元,合计完成56758万元(含盟级24651万元),同比减少1430万元,下降2.46%。其中,税收收入完成46549万元,占比82.01%;非税收入完成10209元,占比17.99%7月份当月,财政总收入完成34269万元,增值税留抵退税25238万元,合计完成9031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158万元,增值税留抵退税2650万元,留抵退税调库10690万元,合计完成-1185万元。(财政金融局)

1—7月阿拉善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电力消费持续回落。规上企业用电量49.7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6.3%。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用电量0.1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用电量4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用电量0.5亿千瓦时,同比上升19.7%;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用电量2.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8.6%(经济发展局)

1-7月阿拉善高新区六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量同比上升0.15%。六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量为86.32万吨标煤,同比上0.15%其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43.92万吨标煤,同比上升12.2%;化学原料和化学品制造业215.08万吨标煤,同比上升1.9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5.64万吨标煤,同比上升12.12%;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1.42万吨标煤,同比下降46.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10.26万吨标煤,同比上升9.86%(经济发展局)

1—7月阿拉善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电量同比下降7.13%。规上工业企业发电量31.7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7.13%。分品种看,火力发电量31.5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7.2%,占规上工业发电量的99.2%;光伏发电量0.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占规上工业发电量的0.8%(经济发展局)

 

重点工作

阿拉善高新区全力破解用地难题 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需求。今年以来,阿拉善高新区切实做好新增建设用地报批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供应工作,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需求。一方面,编制年度土地供应计划积极开展国有建设用地供应保障用地单位合理合法取得用地手续。2022年度计划供应总量面积567.81公顷,其中,工矿仓储用地面积349.27公顷,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面积88.10公顷,交通运输用地面积119.50公顷,商服用地面积10.34公顷,住宅用地面积为0.32公顷,特殊用地面积0.28公顷。上半年,供应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7宗,总面积20.2883公顷,有效保障了规划一街、规划十五路等市政道路项目用地。拟挂牌出让31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总面积62.99公顷,预计总收益4283.20万元。目前,报送阿左旗人民政府取得批复,已发布挂牌出让公告。另一方面,做好新增建设用地征转报批手续,积极开展项目组件报批工作,并结合以案促改核查问题,加强问题整改进度,确保重点项目按期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共开展组件报批项目14个。其中,取得自治区征转用地批文3个、上报自然资源厅审查报件1个;开展征地组件工作11个、单独选址组件项目5个,办理征地前期手续项目3个、计划组件城市批次1个。(自然资源局)

 

情况反映

当前阿拉善高新区消费品市场存在三方面问题需关注。存在的问题:一是限额以上企业数量偏少。高新区现有批发零售企业489家,住宿餐饮业10家,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共有7家,批发业企业5家,住宿业餐饮业2家,整体数量少、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低,对消费品市场贡献带动作用较小。二是消费市场受阻较大。受多点散发新冠疫情影响,居民正常生产生活受到制约,对消费品市场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居民出行意愿不强,各类群体性聚餐聚会、节会活动减少,超市、酒店、饭馆承压加剧,住宿餐饮消费恢复缓慢。三是额以下商贸户运营困难重重。高新区商贸市场经营户大部分为规模较小稳定性较低的个体工商户,长期稳定经营存在一些困难,个体工商户多以租赁营业场地为主,资金周转困难,加之网购、直播购物的兴起,对高新区商贸市场冲击较大同时,大多数消费者选择去邻近的乌海、石嘴山、银川等地消费,制约了当地消费市场活力。对策建议:一是加强部门合作,大力培育企业入库。加强部门协作,及时跟踪消费品市场及企业变化情况,对新开业达到限额标准的企业,及时纳统入库。做好对准限上商贸企业库的及时维护更新,重点关注有条件入统的成长型企业。发展壮大重点企业,多关注小微企业的成长,力争改变高新区限额以上住宿餐饮单位数量少、体量小的问题。二是瞄准节日契机,释放居民消费需求。把握暑假、中秋和“十一”小长假等重要节点,抢抓时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城市周边联动、企业合作等方式,鼓励引导商贸流通企业开展促销活动,采用举办抽奖、打折、买赠、低价促销等多种形式,促进节假日消费,有效释放消费潜能,形成下半年消费增长点。三是落实惠企政策,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加大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宣传和落实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出台各类低息贷款,帮助批发零售业商贸户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资金周转难等问题确保资金周转正常运行,商贸户持续稳步发展。(经济发展局)

 

工作动态

阿拉善高新区获得阿拉善盟2022年度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项目5.7万新能源建设指标。近日,从阿拉善盟能源局《关于2022年度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优选结果的通知》中获知,阿拉善高新区5家企业获得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指标,此次优选分散式风电项目企业3家,分别为阿拉善盟国华合创新能源有限公司、内蒙古风盛新能源有限公司、阿拉善国龙新能源有限公司;获得分散式风电指标4.5万千瓦,优选分布式光伏项目2家,分别为内蒙古庆华集团有限公司、五凌正合(阿拉善盟)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获得分布式光伏指标1.2万千瓦(经济发展局)

阿拉善高新区破解异地就医堵点 改善群众就医体验。简化优化异地就医备案流程采用业务经办窗口、电话、微信小程序、医疗机构等多种方式,扩充备案渠道,方便快捷的提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目前共办理异地就医备案302人次,直接结算166人次,统筹支付143.77万。进一步扩大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参保人员在阿拉善、乌海两地定点23医药机构购药可直接刷卡结算。目前,参保人员购药结算共54536人次,账户支付总额492.50万元(社会事务办)

阿拉善高新区积分入园“一次办”激活“一站式”政务服务新名片。为家长提供“一站式”一对一服务,住房公积金、社保证明等事项集中办理,群众“只进一扇门”即可办完所有办理事项。采取线下递交材料,后台集中审核的办理模式,办事群众将入园所需资料储存在U盘中,由工作人员统一进行审核,针对报名存在困难的办事群众,提供免费帮办代办服务。同时,实行打电话预约制,准备好相应材料后即可电话进行预约,在对应时间段带好材料到政务服务中心进行办理,“预约+延时”办理模式不仅减少办事群众等待时间,同时有效避免人员密集,为疫情防控提供坚实保障。截至目前,共受理积分入园事项177件。(行政审批局)

阿拉善高新区暖“新”服务 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在环卫驿站改扩建打造“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协调沟通各餐饮门店、银行网点、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为快递、外卖小哥等“新新”群体免费提供临时休息、饮用水等暖“新”服务,为“新”群体提供“家”温暖。在物业门店、快递网点等设立“党员先锋示范岗”,鼓励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亮身份、做表率,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平安建设等工作。充分发挥社区“联合党委”优势,吸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到社区报到,纳入网格化管理,通过“社会服务小哥、小哥反哺社会”双向服务,积极引导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激发基层党建工作的内生动力。党群服务中心

阿拉善高新区无障碍改造让残疾人生活“有爱无碍”。针对辖区内符合无障碍改造条件的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从居住环境、住房状况残疾类别及残疾人实际需求提供改造项目清单和匹配的辅具,实行个性化服务,重点解决残疾人做饭、洗澡、如厕等日常生活困难。截至目前,共为55户困难、重度残疾家庭实施了无障碍改造。(社会事务办)

阿拉善高新区共享电动单车投入运营 助推群众绿色出行。目前100辆“城市共享电动单车”全部投放完毕,安置在30个投放点,主要集中在广场、小区、步行街等区域(城乡建设局)

内蒙古灵圣作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8.3万吨农用化学品及其配套设施中间体项目获得节能审查批复。该项目依托现有氢氰酸技术资源优势,建设氢氰酸及其下游产品氰化钠、草铵膦、二氯嘧啶、嘧菌酯,对于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提高市场份额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济发展局)

阿拉善高新区2个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通过核查。别为内蒙古同创高科化学有限公司年产3000t贲亭酸甲酯和6000t乙醛肟项目、阿拉善经济开发区乌素图镇七里沟石料矿10m3/a开采项目(乡村振兴办)

 

【重点关注】

科技部等九部门印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为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做好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科技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加强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涉及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应用示范、成果推广、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实施方案》提出了10项具体行动。一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科技支撑行动。立足以煤为主的资源禀赋,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并降低碳排放;二是低碳与零碳工业流程再造技术突破行动。是以原料燃料替代、短流程制造和低碳技术集成耦合优化为核心,引领高碳工业流程的零碳和低碳再造;三是建筑交通低碳零碳技术攻关行动。是以围绕交通和建筑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目标,以脱碳减排和节能增效为重点,大力推进低碳零碳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四是负碳及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技术能力提升行动。聚焦提CCUS、绿色碳汇、蓝色碳汇等负碳技术能力,对甲烷、氧化亚氮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监测和减量替代技术进行针对性部署;五是前沿颠覆性低碳技术创新行动。围绕驱动产业变革的目标,聚焦基础研究最新突破,加快培育颠覆性技术创新路径,引领实现产业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迭代升级;六是低碳零碳技术示范行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技术引领的节能减碳技术综合解决方案,并开展一批典型低碳技术应用示范,促进低碳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七是碳达峰碳中和管理决策支撑行动。加强碳减排监测、核查、核算、评估技术体系研究建议,提出不同产业门类、区域的碳达峰碳中和发展路径和技术支撑体系;八是碳达峰碳中和创新项目、基地、人才协同增效行动。着力加强国家科技计划对低碳科技创新的系统部署,推动国家绿色低碳创新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强项目、基地和人才协同,提升创新驱动合力和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九是绿色低碳科技企业培育与服务行动。加快完善绿色低碳科技企业孵化服务体系,培育一批低碳科技领军企业,优化绿色低碳领域创新创业生态;十是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国际合作行动。持续深化低碳科技创新领域国际合作,构建国际绿色技术创新国际合作网络,支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央视新闻)

内蒙古开启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大起底行动 “十四五”期间力争盘活67.94万亩。《内蒙古自治区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大起底消化处置实施方案》印发,根据《方案》,“十四五”期间,自治区力争盘活批而未供、闲置土地67.94万亩,其中盘活批而未供土地52.02万亩、闲置土地15.92万亩。自治区将以开展批而未供、闲置土地消化处置大起底行动为抓手,落实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解决自治区在土地开发利用和监管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推进过程中,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将批而未供、闲置土地的消化处置结果实时与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挂钩,对完成任务较好的盟市给予下一年度计划指标奖励,对未完成任务的盟市核减计划指标,必要时采取限批的手段,全力推进保障大起底工作的有效落实。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大起底行动的主要措施为:系统化管理。自治区利用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库,将全区批而未供、闲置土地的位置、面积、权属、规划用途等情况逐宗上图入库,建立项目清单,并纳入自治区土地资源信息储备平台,全程跟踪项目状态变化动态更新,并与盟市、旗县实现数据共享。精准施策。对批而未供土地,本着供应为主、供撤结合”的原则,分3类措施7种情形进行消化,具体3类措施是加快土地供应、完善供地手续、核销批文。7种情形是,未编制实施方案且不再使用、未完成征地拆迁、预期用地项目变化或缺少用地意向者、规划调整、未供即用、边角地、正在履行供地程序。对现状闲置土地,本着“以用为先”的原则,分3类原因5种情形进行处置,具体3类原因是因政府或政府部门原因造成的闲置、因企业原因造成的闲置、其他原因造成的闲置。5种情形是,未及时巡查认定、已建设缺少开工证明、政府原因闲置、企业原因闲置、司法查封。创新方式。在闲置土地处置过程中对已缴清土地价款、落实项目资金,且因规划依法修改造成闲置的,鼓励地方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开展与政府储备土地竞价置换工作,简称“闲储置换”。“闲储置换”是对协议置换的一个有益补充,按照等价置换的原则,可在不同用途间采用公开竞价的方式进行,由竞得土地的单位与地方政府签订“闲储置换”协议。(内蒙古日报)

河北18条措施助力工业企业降本增收。河北省印发《全省工业企业降本增收操作指引》,实施18条措施,推进主导行业对标全国平均水平迎头赶超,指导各市找准差距提升工业质效,力促2022年底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成本明显下降、利润率明显回升。落实社保政策,降低用工成本。实行援企稳岗,延续实施2022年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健全重点企业用工常态化服务机制,按规定落实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促进外贸出口,扩大销售渠道。落实好稳外贸政策措施,开展外贸暖企助企“五个护航”行动,举办“一国一展”“多国一展”市场开拓活动。推动跨境电商健康发展,开展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零售进口试点城市建设。加快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打造药品进口口岸、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等开放平台。加强行业自律,维护企业权益。推进减税降费,加快红利释放。各地要分类做好增值税留抵退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宣传,确保减税降费红利直达快享。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强保供稳价,降低原料成本。建立部门会商机制,加强重要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市场供需形势和价格监测。鼓励各地围绕主导产业,搭建工业互联网集采平台,引导支持企业扩展大宗原材料供应渠道,积极建设海外原材料供应基地和贸易体系。强化供需管理,降低用能成本。实施绿色化改造,为200家企业开展节能诊断服务,争创一批国家级绿色园区、绿色工厂。加强能源要素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保障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企业用电需求,阶段性降低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用电成本。加大金融支持,减轻融资负担。落实上市“蝶变计划”,围绕优质企业开展上市辅导,帮助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协调金融机构落实好支持工业企业、中小微企业2.4万亿元的融资协议,组织引导金融机构对优质企业实施降低新发放贷款利率、无抵押信用贷款、贷款快速审批发放、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加大财政支持,提高资金绩效。鼓励各地结合产业发展重点,设立专项奖补资金,支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满荷生产、转型升级、挖潜增效。加快产业资金支出进度,确保及早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保障有序生产,降低行政费用。落实属地责任,在发生疫情情况下,对工业园区、工业企业实行闭环生产,指导企业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实现企业不停工不停产。推进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切实降低企业行政费用。(河北新闻网)

湖北:“14条”助推重大项目建设“加速跑”。湖北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的若干意见》提出通过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加大投资项目融资支持等方式,提供资金保障。扩大专项债券资金支持领域,在原有基础上新增综合交通枢纽、煤炭储备设施、新型基础设施、公共租赁住房等投向;用好专项债券25%可用于项目资本金政策,在原有基础上新增煤炭储备设施、国家级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领域;对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已审核通过的项目,放宽前期工作要求;在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中,增加省重大项目融资对接服务功能,对省重大项目明确牵头银行;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幅排名前3的金融机构,每季度通报表扬并给予财政资金奖励;对成功上市的企业、发行REITs的项目给予财政资金奖励;探索设立城市建设投资基金;高速公路采取收益高低搭配、以丰补欠的方式进行投资人招标。用地方面,统筹“三区三线”划定,已经明确选址的省级“十四五”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且无法避让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的,省级统筹调整红线范围;省重点项目耕地占补平衡指标所需费用纳入概算。用能方面,探索新能源直供电、隔墙售电等新模式;绿电交易满足新增投资项目绿色电力需求;新增项目能效达到国家标杆水平或行业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的,项目用能应保尽保;对整体能效提高的企业,所降低能耗优先用于该企业技改项目。减排方面,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各市州统筹平衡,省重点项目所需污染物总量指标可提前预支。技改方面,将新建技改项目土建投资、创新平台和揭榜挂帅项目科研投入等纳入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支持范围;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给予使用方最高500万元奖励;智能化改造项目按照生产性设备投资的8%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补助。保障性租赁住房方面,项目贷款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利用非居住存量房屋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比照适用住房租赁增值税、房产税等税收优惠政策。(湖北日报)


通讯员:
信息来源:综合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