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融媒新闻 > 热点信息

2022年高新区信息第18期

【主要指标】

高新区1—8月财政总收入完成205342万元。截至8月末,财政总收入完成205342万元,增值税留抵退税99998万元,合计完成105344万元,同比减少34634万元,下降24.74%。其中,税务部门完成95444万元,同比减少36123万元,下降27.46%;财政部门完成9900万元,同比增加1489万元,增长17.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3720万元(含盟级26769万元),同比增加135万元,增长0.21%。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048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9.22%;非税收入完成1324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0.78%。(财政金融局)

高新区重大项目成为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火车头”。截至7月末,城乡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呈现上升趋势,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支撑作用明显,同比增长16%,占全部亿元项目比重17%。(经济发展局)

【重点工作】

高新区全面高效推动大起底工作落实落细。一是全力推动待批项目大起底。全面梳理2016年至今通过在线审批平台立项的待审批项目立项备案手续、用地预审和规划选址意见书、能评手续、环评手续、取水许可证、水土保持方案手续、施工许可手续等14项前期手续办理情况。二是有序推进“半拉子”工程大起底。梳理研判2016年以来高新区政府投资项目,精准起底停工未建成、竣工未投用的“半拉子”工程,建立“半拉子”工程清单,确保不漏一个、不错一个。三是系统开展沉淀资金大起底。各预算单位认真开展自查工作,摸清实有账户资金结构、来源及时限。同时,协同人民银行进一步查漏补缺,确保预算单位全部纳入清理统计范围。四是深入开展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大起底。从土地利用、用途管制、国土空间规划、不动产登记4个方面开展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大排查,利用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将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位置、面积、权属、规划用途等情况逐宗上图,结合实地调查,全面摸清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基本情况及区域分布,分类建立处置台账。五是稳步推进闲置资源要素大起底。从待批项目、沉淀资金、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基础设施存量资产、停产企业和停建项目、园区各项指标情况等六方面要素进行摸底排查、建立台账、分类处置。(投资促进局、经济发展局、财政金融局、住建交通局、自然资源局)

高新区“搭桥建路”助力企业健康发展。坚持“因企施策”、“分类指导”原则,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企业健康发展,加快构建梯次推进格局,创建干净规范金融环境。一是赋能融资服务提质增效。创新融资服务平台功能,搭建金融机构与企业间高效、便捷的线上桥梁,平台注册在库企业204家、金融机构74余家、发布金融产品22项、收集金融政策60余篇,累计发布融资需求95.7亿元,解决企业需求31.93亿元。开展企业调研走访活动,梳理重点企业、项目35项,融资需求金额56.77亿元。通过召开金融工作座谈会、银企“点对点”对接等方式,为80户企业投放信贷资金15.28亿元。利用助保贷、融资担保、产业要素交易产品等金融工具支撑小微企业和困难企业渡过难关。年内,“助保贷”业务为2家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150万元,“过桥贷”业务为10家企业发放10650元。二是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推动优质企业融入资本市场,不断扩大直接融资比重。目前,瑞达泰丰公司已与券商、律所及会计师事务所召开启动会,确定瑞达泰丰上市工作时间表并完成尽调报告;世杰化工因股东变更,“新三板”挂牌工作目前暂缓,正在积极与券商沟通,解决上市规划问题;圣氏化学于4月11日成功进入新三板创新层,正在申报上市奖补资金,开展上市筹备前期工作。三是加强金融监管及风险防范。制定《金融领域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按照时间节点,组织开展金融领域自查、核查及整改工作,共梳理问题15项,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同时,常态化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工作,通过精准宣传、现场检查、社会调查、公众投诉举报等方式,对各类非法金融活动行为进行全面排查,全面净化金融环境。(市政和金融服务中心)

高新区“四聚焦”激发政务服务新动能。一是聚焦“一网通办”,着力提升企业群众办事质效。扎实推进“蒙速办·四办”,“一网办”方面。在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梳理认领29个部门1229项政务服务事项,承诺时限压缩比率74%,即办件比率56%,网办占比100%,入库电子证照14086个;认真落实“三集中三到位”,合理划分3个功能区,36名窗口工作人员受理办结各类事项53100件。“帮您办”和“一次办”方面。设立帮办代办科,提供全年全天候延时服务,梳理帮办代办事项74项,一次办事项144项,目前完成帮代办事项107件、一次办事项327件。“掌上办”方面。完成14个特色应用发布,新增16个应用服务已通过自治区审核,待板块调整后发布。全面推进“一窗式”改革,设置17个“无差别化”综合受理窗口,平台配置17个部门780个事项,办理各类事项4663件。二是聚焦“便民利企”,着力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五个一”全链条审批,采用“一个窗口办理、一张蓝图导引、一张表单告知、一个系统审批、一套机制运行”的“全链条”服务模式,设立工程建设项目综合窗口,全流程线上审批,应用电子印章发放电子证件,已办结各类项目审批事项286件;因企精准施策,推进“一企、一码”政务服务,实现一码现流程,打造各部门联动平台;建设网上中介服务超市,现已入驻20余家;提供“店小二”式贴心服务,开通特殊群体绿色通道、预约、接送和代办服务,远程异地开通免费邮寄业务,完成助老服务56次,预约服务29次,帮代办服务108次,免费邮寄业务35次;“一条龙”式联办服务,积极推动材料内部共享互认,优化窗口配置,实现水电气暖网联办、社保医保税务联办、证照联办。三是聚焦“效能监督”,着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积极推进热线承办,共承办盟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转派工单1056件,按期签收率99.4%、按期办结率93.1%、解决率89.4%、回访满意率92.8%;开通吐槽找茬领导带班窗口,已收到11条意见并全部整改完成;全面推进好差评系统使用,完成“好差评”向苏木社区延伸,线上线下服务实行“一次一评”“一事一评”,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目前累计评价51873条,好评率99.97%。四是聚焦“阳光交易”,着力深化公共资源交易改革。主动融入和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加强各单位沟通协调,确保各个交易环节有序衔接。全面取消纸质档案资料,实现交易信息平台存储和电子化归档两套系统留存,确保交易信息全程留痕、可溯可查。目前,共组织实施各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11项,交易总额8619.25万元;持续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和不见面开标,实施评标专家资源协调共享、实行“不见面开标”,工程招投标项目远程异地评标。(行政审批服务局)

高新区坚持“四化”发力 高效推进城市环境治理。一是高效化开展医疗废物处置。目前,高新区范围内有疫情防控卡点4个、学校抽查监测点9个、医疗机构6家。为全面落实好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工作,严格执行专线收运、专用联单、一收一签,实现日收日清、按时消杀,确保医疗废物在贮存、收运和处置等环节不出纰漏、不留死角、应收尽收。二是常态化开展道路扬尘治理。严格按照道路机械化作业规范进行洒水降尘、道路洗扫、冲刷作业,实施多频次、全方位作业。截至目前,共出动洒水车360余车次,洒水量5040余吨,针对人行道、隔离带、路边到道牙等部位采取人机结合作业,每日出动2台洗扫车不间断实施洗扫作业,全面清除道路积土积尘,实现路见本色,不断提升辖区道路保洁总体质量。三是精细化治理生活垃圾清运。在做好日常清理工作基础上,延长收运时间,调整收运路线,增加收运频次,严格划定责任区域,按照各类生活垃圾的特性和产生的时间顺序,每日出动餐厨车2台、压缩车2台、小型垃圾转运车8台,科学合理编排垃圾收运工作流程,使垃圾日产日清成为垃圾收运工作新常态。前三季度,运送居民生活垃圾2100余车次,约11000余吨,其中餐厨垃圾1274吨。四是有序化保障管道畅通和污水抽运。为确保辖区排水管线通畅,建立健全恶劣天气应急处置预案,做到早安排早部署,深化配合联动,扎实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保障污水管网畅通无阻。截至目前,吸污车共出动330余车次,吸污1000余吨,疏通车出动80余次。(市政和金融服务中心)

【工作动态】

高新区化工中间体特色产业基地入选2022年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公示名单。9月5日,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公布拟确认2022年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名单,“阿拉善高新区化工中间体特色产业基地”是此次公示中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家成功上榜的产业基地。(投资促进局)

内蒙古庆华集团入围2022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榜单。9月7日,由全国工商联主办的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峰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内蒙古庆华集团有限公司以127.3亿元的营收总额与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内蒙古民营企业共同入围2022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位列第497位,这也是我盟唯一一家入围2022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的民营企业。(基层党建办)

高新区招商引资“不断链”  项目建设“不断线。重点对接洽谈蓝海翌能、国华能源等112个项目,其中94个项目已通过党工委、管委会研究审查,总投资567.43亿元。组织9个项目在全盟春季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大会集中签约,总投资310亿元;组织2个项目在全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大会签约,总投资11亿元;计划组织5个项目参加夏季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总投资344.8亿元。(经济发展局)

高新区两个冶金工贸企业升级改造项目通过安全设施设计审查。近日,阿拉善盟金圳冶炼有限责任公司4×12500KVA硅铁矿热炉升级改造建设项目和阿拉善盟泰宇冶炼有限公司2×450m³高炉锰铁冶炼技术改造项目顺利通过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应急管理局)

高新区两个项目获得自治区发改委节能审查批复。近日,瑞钢联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8×12500kVA矿热炉产能置换及综合利用项目、金圳冶炼有限责任公司4×12500kVA 硅铁矿热炉升级改造建设项目获得自治区发改委节能审查批复。(经济发展局)

高新区两个项目通过专家技术审查取得环评批复。近日,内蒙古齐晖药业有限公司加氢技改项目,内蒙古世杰化工有限公司年产9000吨农药原药、5000吨农药中间体、10000吨制剂技改项目取得环评批复。(行政审批服务局)

高新区残疾人无障碍改造项目通过验收。今年,共甄选出10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截至目前,已累计为65户实施了无障碍改造。(社会事务办)

高新区1—8月各类市场主体注册资本66.93亿元 同比增加132.81%。行政审批登记545户,同比减少14.13%,注册资本66.93亿元,同比增加132.81%。其中,企业登记165户,同比减少35.02%,注册资本66.54亿元,同比增加134.65%;个体工商户和农民合作社380户,同比减少0.26%,注册资本0.39亿元,同比增加0.1%。通过“政银合作”改革,共为新开办企业赠送公章115套,为企业减少5.36万元支出;股权质押登记设立26项,为企业融资34.18亿元;登记注册药品许可证2户;2022年市场企业信息公示年报率96.48%,其中食品生产、海关企业年报率100%。(平安建设办)

高新区组织召开第一阶段安全设计诊断总结报告会。本次设计诊断选择具有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或化工石化医药行业甲级资质的设计单位,对园区内48家涉及转移、非转移化工项目企业,从总图设计、工艺设计、设备及管道、自动化控制系统、公用及辅助工程五个方面进行诊断指导。截至目前,完成设计诊断企业13家,发现问题隐患461项,其中工艺及公用及辅助工程方面问题较突出。(应急管理局)

高新区开展新冠肺炎流调溯源桌面推演和实战演练。此次演练模拟G6高速疫情服务点卡口10:1核酸检测混检阳性,区域核酸检测出4例核酸阳性人员。高新区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严格落实“2+4+24”工作要求,充分运用信息化能力第一时间开展信息数据分析研判、电话及现场流调,全面摸排密接、次密接人员,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核心信息、24小时流调报告,实现被管控人员闭环管理,达到锻炼队伍、提升效能的目的。(党群服务中心、中心卫生院)

高新区纳税服务再升级 容缺办理少跑路。将“容缺信封”与“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信用+风险”税务监管体系相结合,拓展可以暂不实名的“非接触式”领票方式,激励纳税人诚信经营、依法纳税;针对A、B级纳税人推出一次性领购2个月或3个月发票业务,纳税人可网上申请领票,将邮寄地址和电话发送至微信账号即可,通过“容缺信封”将“纳税人跑”变为“快递跑”;针对跨区域经营企业,推出“跨区域+容缺”服务,多部门通力配合,让“容缺信封”替纳税人“来回跑”“跑多次”。(税务局)

高新区DIP支付方式改革工作初步显现。目前,完成DIP付费数据上传,结算数量和清单数量匹配率、质控合格率均为100%,实现动态“双百”目标,列居全盟DIP数据上传、病案质量控制首位。(社会事务办)

高新区开展能源计量审查 提高能源管理水平。共有30家重点用能企业,28家重点用能企业已完成能源计量审查工作,2家企业处于停产状态,企业资料审查及现场审查不合格项整改工作有序推进。(平安建设办)

高新区14处驿站温暖上线 为户外劳动者就近“加油充电”。投入资金约16万元,目前已全部投入使用,已为户外劳动者提供休息、充电、饮水等服务50余人次。(本刊)

【重点关注】

《全国国土绿化规划纲要(2022—2030年)》发布 “十四五”期间全国规划完成造林种草等国土绿化5亿亩。《纲要》全面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国土绿化工作,为科学推进国土绿化事业高质量发展制定了时间表、路线图。“十四五”期间,全国规划完成造林种草等国土绿化5亿亩,治理沙化土地面积1亿亩。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2%。生态系统固碳能力进一步增强,生态安全屏障作用显著发挥,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到2030年,自然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高,沙化土地和水土流失治理稳步推进,生态系统碳汇增量明显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生态状况持续好转,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进展。《纲要》贯彻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按照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总体布局,以“三区四带”为骨架,以山系、水系、通道等为网络,以森林、草原、荒漠等生态系统治理为重点,因地制宜、分区施策,促进城乡绿化一体化,推动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增强对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的生态支撑。《纲要》强调,要重点做好合理安排绿化空间、持续开展造林绿化、全面加强城乡绿化、强化草原生态修复、推进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巩固提升绿化质量、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强化支撑能力建设8个方面工作,全面推行林长制,充分调动各方力量,通过加强组织领导、严格督导考核、完善政策机制、营造良好氛围等保障措施,协同推进国土绿化。《纲要》注重落实科学绿化要求,坚持走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之路,着力解决“在哪造”“造什么”“怎么造”“怎么管”的关键问题。注重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推进系统治理从单要素单系统向多要素多系统转变,着力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注重做好与国家“十四五”规划、“双重”规划以及相关专项规划紧密衔接,着力构建布局合理、体系完善、协调推进的国土绿化新格局。注重协同推进部门绿化,统筹安排部署各有关部门和系统绿化任务,着力形成国土绿化工作合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土绿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21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4.02%,森林蓄积量达到194.93亿立方米,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连续保持“双增长”;完成种草改良6.11亿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0.32%,草原持续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完成防沙治沙3亿亩,土地沙化程度和风沙危害持续减轻,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高,全社会生态意识明显增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

工信部将开展医药产业链强链补链行动。9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的“推动消费品工业增品种 提品质 创品牌”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周健14日表示,将开展医药产业链强链补链行动,聚焦薄弱环节,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协同攻关,持续提升关键核心竞争力。周健说,“我们建立‘短缺药品生产供应监测预警平台’,提升药品供应保障能力”。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上下游企业成立药品供应保障联合体,会同相关部门认定6个联合体为小品种药(短缺药)集中生产基地建设单位,保障了100种小品种药的稳定生产供应。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医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比重为4.1%,实现营业收入3.4万亿元,营业收入较2012年增长80.8%。截至目前,我国有医药工业相关企业4万余家。“针对近期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的情况,我们加强对新冠病毒检测试剂、防护用品等重点医疗物资生产调度。截至目前,抗原检测重点生产企业周产能超过5亿人份,核酸检测重点生产企业周产能超过2亿人份,新冠病毒疫苗年产能超过70亿剂、产量超过55亿剂,能够满足当前疫情防控形势需要。”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说。周健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与相关部门加强协作,加快推进医药领域创新成果产业化,同时,开展医药产业链强链补链行动,建设一批高标准原料药集中生产基地,深化产业国际合作,吸引全球医药创新要素向国内聚集。(新华网)

内蒙古从三个方面继续推进沉淀资金大起底。自治区财政厅最新消息:在前期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下一步,我区从三个方面继续推进沉淀资金大起底。一是全面摸清底数。组织各预算单位开展自查整改,对政策已经明确的可盘活沉淀资金及时缴回同级财政,同时撤并多余账户。在单位自查基础上,财政部门对单位自查数据进行审核,审计部门牵头进行重点核查,形成工作闭环,进一步摸清各单位沉淀资金构成及可盘活情况。二是精准研判处置。根据单位自查、重点核查情况,研究制定自治区沉淀资金分类处置办法。各级财政部门对预算单位自查情况分类甄别,提出具体处置意见,报请同级政府批准后下达预算单位逐项清理。预算单位按处置意见抓好整改落实,确保沉淀资金处置到位、银行账户清理到位。三是构建长效机制。梳理总结沉淀资金大起底专项行动有关经验做法,分析沉淀资金管理存在的漏洞和制度缺陷,从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监督等方面,研究完善预算安排与沉淀资金挂钩机制及沉淀资金清理督导、监管机制。(内蒙古日报)

四川出台7方面措施 支持工业抢进度拼速度保安全。近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正式印发《支持工业抢进度拼速度保安全 全力冲刺2022年目标任务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若干措施》从7个方面,提出具体举措。一是加快工业企业稳产满产。《若干措施》提出,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一企一专员”对企业问题诉求开展闭环服务,加强要素保障、物流运输、融资协调、市场拓展、上下游衔接等方面支持。鼓励工业企业开足马力抢生产任务,省级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给予一定奖补。二是强化工业企业保产稳链。《若干措施》提出,对重点园区和重点企业疫情防控能力建设给予补助资金,全面实行“防疫泡泡”闭环运行模式,疫情发生后非必要不停工停产。对重点产业链生态建设、安全稳定、转型升级、配套招引、同准备份降准备份等项目给予资金支持。支持各地建设工业物流枢纽接驳站等应急设施。三是抓实重点多作贡献。《若干措施》明确,对各市(州)切块安排专项资金,鼓励地方依据实际情况配套相应资金,统筹用于冲刺全年工业稳增长目标任务。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保持较快增长势头,采取“赛马制”遴选10个重点园区,落实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重点园区、重点项目、制造业创新中心、绿色园区、绿色工厂、首台(套)推广应用等资金激励政策。四是加强中小微企业纾困帮扶。《若干措施》提出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对大企业采购中小微企业产品及服务按一定比例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资金。实施“小升规”专项攻坚行动,根据地方新入规完成数量和新增经济贡献进行激励奖补,力争年内全省新入规工业企业1200家以上。同时,实施“天府益企·雏鹰计划”,对专精特新、创新型、重点产业链关键配套、乡村振兴带动标杆型等规下工业企业给予奖补。支持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减免入驻中小微企业的厂房租金。对纳入2022年度中央财政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服务范围,并成功通过验收的“小灯塔”企业,给予一定资金奖励。五是推动工业和技术改造投资稳定增长。《若干措施》明确,对制造业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行动(第二季)成效显著的市(州)给予资金激励。全面开展安全环保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开展重点项目投资建设专项服务。推动重点项目加快投产达效,对投资10亿元以上、且在2022年下半年竣工投产的省重点工业和技术改造项目,对新增产值部分按照一定比例给予最高100万元激励资金。对工业和技术改造投资增长明显并纳入年度省“红榜”的市(州),给予不低于1000万元激励资金。六是加大“四川造”市场拓展和新品开发。《若干措施》提出,支持消费品工业企业面向新需求,开发和培育形成一批新品、名品、精品,对新的“大单品”销售额超过1亿元、增速在20%以上的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奖补资金。同时,打造“天府云销”一站式四川制造线上大市场,深入实施四川制造“出川护航”行动,支持企业开展线上供需对接。加大绿色建材生产推广应用力度,开展汽车(新能源汽车)下乡专项活动。七是抓好生产要素保障协调。《若干措施》明确,对完成今冬明春电煤储存目标的火电企业给予资金补贴,协调保障燃机电厂发电用气需求,推动水火互济、多能互补发展。对符合条件的煤炭企业安全绿色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火电企业安全环保技术改造项目予以资金支持。同时,还将开展金融支持四川省现代工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实施省级财金互动政策应收账款核心企业奖补、融资担保降费奖补和首发上市企业费用补贴。做好风险监测预警和防范处置,坚守安全生产底线,杜绝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成都日报)

通讯员:
信息来源:高新区党政综合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