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融媒新闻 > 热点信息

2024年高新区 示范区信息第3期

本 期 要 目


○截至2月末高新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 占全盟投资比重的28.4%

○截至2月末高新区重点行业运行总体平稳

○高新区低效用地处置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高新区持续做好金融服务工作 助力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3月25日高新区与乌海市海勃湾区签订多领域合作框架协议

○高新区推动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地落实

○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出台方案 对党政机关过紧日子提出7项具体要求

【主要指标】

截至2月末高新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 占全盟投资比重的28.4%。从产业分类看,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59.1%,占全部投资比重的100%;从投资构成看,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同比下降97.5%,占全部投资比重的0.9%;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205.7%,占全部投资比重的97.6%;其他费用同比下降70.5%,占全部投资比重的1.5%。从建设性质看,新建项目投资同比下降57.6%,占全部投资比重的25.3%;改建和技改项目投资同比增长420.9%,占全部投资比重的74.7%。工业项目投资同比增长59.1%,占全部投资比重的100%,其中工业技改项目投资同比增长448.9%,占全部投资比重的74.7%。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7.5%,占全部投资比重的100%。亿元以上施工项目5个,占全部项目个数的10.2%,投资额同比增长103.1%,占全部投资额比重的100%。(经济发展局)

截至2月末高新区重点行业运行总体平稳。略(投资促进局)

截至2月末高新区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0.2亿元。略(投资促进局)

截至2月末高新区工业产品价格呈现降多涨少局面。略(投资促进局)


【情况反映】

高新区低效用地处置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略(示范区国土局)


【重点工作】

高新区持续做好金融服务工作 助力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积极组织开展“保项目、入园区、进企业、下乡村”专项行动,梳理园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融资需求,组织召开政金企对接会、融资项目推介会,开展网络征集融资需求活动,不断拓展融资对接渠道。2024年梳理融资项目51项,总融资需求103.54亿元。组织召开政金企对接会1场次,现场签约融资项目21项,签约金额57.1亿元。截至2月末,区内外各金融机构为23家企业发放贷款14.45亿元。二是探索银担合作新模式,建立促成银担合作机制,打通民营企业融资通道。加大对小微、“三农”企业减费力度,将平均担保费率降至1%以下。其中,对单户担保金额 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收取的担保费率原则上不超过0.5%。对中小微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品种的金融服务。截至2月末,通过“助保贷”和“融资担保贷款”累计为2家企业融资400万元;开展“过桥贷”业务4笔,为企业融资3700万元;通过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为5家企业融资3903.44万元。三是制定稳住经济大盘5条金融政策,对在境内外上市、改制辅导、新三板挂牌和区域股权市场挂牌的企业分层次给予奖补资金,先后为4家企业争取上级奖补资金910万元。建立上市企业后备库,入库企业7家。目前,内蒙古股权交易中心“天骏板”挂牌公司2家;1家企业(圣氏化学)在自治区证监局辅导备案;2家企业(瑞达泰丰、浩普科技)已进入上市前期辅导阶段。(财政金融局)

高新区强基础重实效 加快推进化工园区安全风险D级达标。一是研究制定《高新区化工园区安全风险D级达标工作任务清单》,任务清单涉及6大类36小类,进一步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具体任务和完成标准等。二是聘请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专业机构,开展园区评估分级和整体提升工作一体化服务,更新编制《园区总体规划》《园区产业规划》《安全生产专项规划》等7个。采取物理隔离和现代信息技术,对乌兰布和与巴音敖包工业园进行封闭式管理。完善园区智能化管控平台建设,督促指导重大危险源企业以特殊作业管理、智能巡检、人员定位、双重预防机制等应用场景建设。三是建设巴音敖包工业园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购置消防车辆、装备,配备专职消防员,园区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升。健全公用工程和配套功能设施,巴音敖包园区新建向德220变电站,满足园区化工企业双电源条件。加速推进危货停车场、特勤消防站建设、老镇区搬迁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安全防护距离和园区安全生产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应急管理局)


【工作动态】

3月25日高新区与乌海市海勃湾区签订多领域合作框架协议。两地就用工需求、应急管理、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本刊)

3月28日高新区联合海勃湾区共同举办“职等你来”招聘会。通过现场招聘和快手直播双驱动模式,吸引参会企业20家,提供岗位101个,创造用工需求500余人。线下求职400余人,电话咨询10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79人。直播带岗观看人数累计达1.5万人,观看人次2.5万人次,最高在线人数5200余人。同时,两地人社部门签订《阿拉善高新区人社局乌海市海勃湾区人社局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发挥两地人力资源优势和资源,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为企业提供更广阔的人才选拔空间。(示范区综办)

内蒙古瑞达泰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5万吨钾碱项目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10亿元,预计年新增产值12亿元。项目一期7.5万吨预计11月投产,2025年全部达产。(党群服务中心)

高新区4个项目完成线上备案。分别为:内蒙古北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建年产5万吨光伏支架项目(总投资4500 万元)、内蒙古谦世久传科技有限公司新建4.00Mt/a环保节能智能化新型煤炭洗选煤项目(总投资2.5亿元)、内蒙古圣氏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三异丙基氯硅烷技改项目(总投资450万元)、内蒙古泰兴泰丰化工有限公司新建一套60000Nm³/h废气蓄热氧化处理装置项目(总投资2100万元)。(行政审批服务局)

内蒙古诚信永安化工有限公司自愿清洁生产顺利通过专家组审核验收。本轮清洁生产审核中,共提出6个方案,其中无/低费方案4个,中高费方案2个,目前,6个清洁生产方案均已实施,总投资823万元,实现经济效益1070.07万元,实现年节电1110.84万千瓦时,节约天然气172.8万立方米,节能3463.53吨标准煤,减少固废排放182.5吨/年,减少VOCs排放0.16吨/年。(投资促进局)

高新区2个项目获得节能审查意见。分别为犇星新材料(内蒙古)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多孔硅建设项目、内蒙古众联鹏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综合利用园区液氨和氨水及再生锌物料年产3万吨氨法电解锌项目。(经济发展局)

高新区推动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地落实。今年累计认领中央环保督察全盟22项整改任务中的18项,目前,已整改完成10项,剩余8项均按序时进度持续推进;中央环保督察9个信访问题已全部办结;自治区环保督察反馈的23项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强化现场督导督办和跟踪问效,配合上级督导检查开展生态环境领域排查整治活动,累计检查企业19家次,发现问题58个,要求企业加快整改。(生态环境分局)

我盟首家知识产权“警企协作服务站”在中盐内蒙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警企协作服务站的建立,将为公安机关服务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开启快速通道,旨在打通保护知识产权警企协作“新途径”。(公安分局)

4月1日至7月31日起黄河乌斯太段、巴彦木仁段开启为期4个月的禁渔期。期间禁止除休闲垂钓外的所有捕捞作业类型,即禁止除“一人一杆一钩”休闲垂钓外的所有捕捞作业类型。同时,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收购、运输、储藏、销售在黄河非法捕捞的渔获物。(乡村振兴办)

高新区狠抓建筑市场秩序规范 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建立建筑业从业人员实名制管理和工人工资支付监控预警信息平台,将工业项目全部纳入实名制管理,着力整治虚假考勤、伪造数据等顽瘴痼疾。结合建筑市场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建设工程领域欠薪治理等问题,严厉查处建筑市场“三包一靠”等违法违规行为。(城乡建设局)

高新区开展“春季专项检查行动”,维护用工企业和劳动者合法权益。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系统,抽取10家用工企业和18家劳务派遣企业及营业执照中含有劳务派遣字样企业,严格审查其劳动合同、规章制度和工资发放等,对发现的问题责令整改。推动对在建、续建项目企业农民工工资管理与支付的监督,严格落实根治欠薪各项长效机制,避免拖欠工资案件发生。截至目前,累计接收欠薪线索216条,为785人解决欠薪1822.49万元。(示范区综办)

高新区开展“救急助难纾解民困”行动。截至目前,入户走访摸排困难群众68户193人,将符合条件的5户困难家庭中5名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将1户4人最低生活保障边缘户家庭中患有重特大疾病的人员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将1户1人“三无”人员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疾病控制局)

高新区全面实施“721”工作法 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即70%的问题用增设便民等服务手段来化解,20%的问题用实行“城市管理+信用评定”联动等管理手段来完善,10%的问题用法律法规处罚等执法手段来保障。推行“三色执法”模式,灵活运用“黄色提醒”“红色警示”“白色行政处罚”、推动“城市管理+信用评定”,将重点区域占道经营违反城市管理规定的小商小贩引导、分流、疏散到指定位置。截至目前,整治园区占道经营、沿街门店随意出让经营等行为4次,依法查处违反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等30余起,现场责令改正违法行为30余起。(综合行政执法局)


【重点关注】

国家能源局印发《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科学优化新能源利用率目标。《意见》指出,要强化化石能源安全兜底保障,提升电力系统稳定调节能力,提高区域协同保障能力。推动煤炭、煤电一体化联营,合理布局支撑性调节性煤电,加快电力供应压力较大省份已纳规煤电项目建设,力争尽早投产。推动退役机组按需合规转为应急备用电源。为提高区域协同保障能力,2024年我国将推动跨省跨区输电通道高质量发展,发挥电网的枢纽和平台作用。重点推进陕北—安徽、甘肃—浙江、蒙西—京津冀、大同—天津南等特高压工程核准开工,加快开展西南、西北、东北、内蒙古等清洁能源基地送出通道前期工作。强化蒙东与东北主网联网,推进华北特高压交流电网向蒙西地区延伸加强,提升西北省间通道输电能力,建成华中特高压骨干网架。(中国经营报)

内蒙古2024年要实施960个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自治区工信厅将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全年计划实施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960个,计划完成投资3500亿元。高端化发展方面,对投资5亿元及以上且竣工投产的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项目,按实际贷款利息的30%给予一次性贴息奖补;对于投资2000万元及以上且竣工投产的制造业技术改造项目,按技术改造设备投资的20%给予一次性奖补;对新认定的国家级、自治区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给予一次性奖补。智能化发展方面,对列入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和自治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试点的盟市,给予5000万元奖补;对首版次软件按销售总额的20%给予奖补;对企业新开发的工业软件,按研发投入的20%给予奖补。绿色化发展方面,对节能、节水技术改造项目,按节能、节水量给予奖补;对大数据中心电源使用效率(PUE值)首次降低到1.3的,按技改投资额的10%给予奖补;对新建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中废塑料、废纸回收加工利用项目,给予一定奖补;对自治区低碳示范园区、零碳示范园区给予一定奖补。创新发展方面,对新创建的国家级、自治区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对新认定的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对新认定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全国“质量标杆”企业,对主导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企业,参与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企业,给予一次性研发经费奖补;对按新化学药品注册分类注册申请获批或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品种,给予一次性奖补。市场主体培育方面,对自治区认定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小巨人”企业,对新认定的自治区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给予一次性奖补;对认定为国家级、自治区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补。工业园区建设方面,集中资金对综合实力强、落地项目多、集约发展水平高、产业承载能力强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补助;对综合实力考核评价前3名和招商引资、亩均效益、税收贡献、争先进位、科技创新等单项指标考核评价前3名的工业园区给予一次性奖补。(内蒙古日报)

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出台方案 对党政机关过紧日子提出7项具体要求。出台《关于进一步落实习惯过紧日子重要要求的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对项目支出实行全流程预算绩效管理,建立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按月通报预算执行进度,连续三个月支出进度未达到最低要求且无充分理由,统筹调剂使用经费。年终结转资金较多且无合理理由的,按一定比例调减其下年度预算安排资金,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严格审核“三公”经费支出事项的必要性、合理性,公务用车加油、维修、保险实行“三定点”政府采购,公务接待严格执行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从源头把好“三公”经费支出关,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花。《方案》明确,要持续加强节约型机关建设,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坚持修旧利旧原则,引导干部职工树立节约理念、养成节俭习惯。要继续深挖办公用房潜力,从严控制新增办公用房配置,力争本年度自治区本级再消减20%在外租用房产,节约租金支出。严格落实“党政大院无工程年”要求,对2024年自治区本级大中修项目、局属维修项目从严审核、从严管理,非必要不实施,全面节约维修改造资金,把能省的钱全部省下来。(内蒙古日报)

黑龙江建立“一业一查”模式提升监管效能。“一业一查”是指对同一行业领域涉及多个政府部门的监督检查事项进行整合,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开展一次联合检查,进一步规范监管行为,减少多头重复检查的监管模式。黑龙江省将“一业一查”与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深度融合,推动市场监管领域各相关部门全面应用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制定联查计划,合理设置抽查比例频次,实施差异化监管。对A类“守信合规”低风险检查对象,最大限度降低抽查比例频次,实现“无事不扰”;对C、D类高风险检查对象,大幅提高抽查比例频次,实施强力监管,将有限资源最优配置,以精准监管推动效能提升。通过“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检查、全面体检,综合会诊、精准施策”,全面掌握行业风险。针对行业风险,构建全链条信用监管体系,倒逼企业提升合规经营水平。在事前监管环节,全面归集公示信用信息,开展诚信宣传,实施信用承诺;在事中监管环节,实施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加强对承诺制主体守信核查;在事后监管环节,加强失信惩戒,便捷信用修复,积极推荐全国企业信用同盟候选企业,探索在广告创意产业等行业建立黑龙江省企业信用同盟,充分发挥信用激励赋能高质量发展作用。(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通讯员: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