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新区 示范区信息第4期
- 发布日期:2024-05-22 11:42
- 浏览次数:
本 期 要 目
○截至4月末高新区完成财政总收入75477万元
○截至4月末高新区盟级重点项目进展顺利
○高新区探索实行项目许可审批“分段办”模式
○高新区培育壮大“专精特新”企业 助力高质量发展“加速跑”
○高新区三个分散式风电项目实现并网发电
○高新区全力提高劳动人事争议办理质效
○内蒙古到2025年初步构建全区锂产业链 产值达到700亿元
【主要指标】
截至4月末高新区完成财政总收入75477万元。略(财政金融局)
截至4月末高新区盟级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年内实施盟级重点项目40个,总投资898.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51.7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续建项目11个,总投资410.8亿元,年度计划47.3亿元;新建项目29个,总投资487.8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04.4亿元。截至4月末,已开复工项目35个,开复工率87.5%,完成形象投资30.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20.3%。(经济发展局)
截至4月末高新区新鲜水总用水量723.65万立方米。其中,工业用水658.31万立方米,占新鲜水总用水量的91%,同比增加21.48万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2.62万立方米。城镇生活用水共62.72万立方米,包括:居民生活用水27.55万立方米,建筑用水17.94万立方米,行政事业单位用水5.67万立方米,商业用水11.09万立方米,特种行业用水0.47万立方米。(乡村振兴办)
【重点工作】
高新区探索实行项目许可审批“分段办”模式。探索优化审批流程,从程序、时间和服务上分阶段优化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办理工作,打造项目开工“快速通道”。截至目前,共办理分段施工许可证项目15个,涉及总投资16.5亿元。工程“化整为零”分段许可施工。针对建筑工程在确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后,根据施工进展顺序,企业可自主选择三个阶段(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地下室、±0.000以上)、两个阶段(±0.000以下、±0.000以上)或整体申办施工许可证,监管部门根据企业需求分阶段发放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项目“容缺受理”分段提供资料。设计单位承诺施工图设计文件满足国家规范标准和工程质量安全要求,即允许在规定期限内后补施工图审查意见,先行出具施工许可证,做到“你承诺我审批,你失信、我撤销”。服务“无缝衔接”分段闭环管理。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组建“店小二”式服务团队,推出“专班跟进、主动服务、一帮到底”的帮办代办团。同时,对分段办理施工许可手续的项目,在1个工作日内将审批结果推送至建设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做好事中事后监督检查。(行政审批服务局)
高新区培育壮大“专精特新”企业 助力高质量发展“加速跑”。一是以培育“专精特新”为重点,激活园区创新动能。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行动,积极推进规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加大研发投入、开展研发活动,鼓励企业建设各类创新平台载体。截至目前,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占比达61%,已建成32大类144家创新平台载体。二是以强化政策引领为要点,精准服务促企健康发展。聚焦政策引导、纾忧解难、分析研判等重点内容,分阶段、分批次深入企业开展摸排调研,形成涉企事项问题清单,建立分析汇总、跟踪督办、回访问效工作机制,开展“服务送上门、政策找企业”行动,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经济运行、产业发展、政策落实等方面困难提供精准服务。积极鼓励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大企业研发机构培育力度及对各类企业研发机构的动态管理。年内力争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0家,新增自治区级创新平台载体3家、自治区“专精特新”企业5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家。三是以“专利融资”为强支撑 助推“专精特新”迸活力。发挥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一网通办”功能,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查询、检索、分析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打造“政府引导、银企互动、投资联动”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目前,现有发明专利77件,高价值发明专利15件,帮助4家企业质押融资,获得贷款6381万元,力争2024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突破1亿元。(投资促进局、融媒体中心)
高新区打造“信用+”工作矩阵 守好自然资源底线。“信用+标准地出让”,全面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承诺制”改革,明确亩均投入(200万)、亩均税收(5万)、亩均产值(90万-180万)、容积率(≥0.6),能耗标杆2.0等新增工业用地出让控制指标,推行简化、优化、标准化工业项目供地程序,促进工业项目“签约即供地、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信用+多规合一”,积极推行使用“多规合一”平台,推动项目在策划生成时应用区域评估成果,目前,已完成8个区域评估事项,区域评估成果已纳入“多规合一”协同平台,并在项目推进中行政审批、自然资源等部门联动协调实施“区域评估+告知承诺制”,有效提升企业办理手续便捷度。 “信用+多测合一”,全面开展一次委托、统一测绘成果共享工作,督促测绘单位将数据统一录入多测合一系统并纠错,鼓励企业在监管平台实现数据共享,节省企业测绘成本。“信用+不动产登记”,全面深化“交地即交证”“交房即交证”改革,对竞得土地的企业,通过提前介入、流程再造、测绘成果共享等方式,缩短办事时限,提高办事效率。目前,已完成出让土地“交地即交证”和“交房即交证”试点工作。严格落实不动产登记收费标准制度,与企业签订《小微企业免缴不动产登记费承诺书》,并免收相应的不动产登记费。(示范区国土局)
【工作动态】
高新区三个分散式风电项目实现并网发电。3个项目总装机容量为4.5万千瓦,分别为国能阿拉善乌斯太1.5万千瓦乡村振兴分散式风电项目、中广核阿拉善二期1.5万千瓦分散式风电项目、国龙阿拉善高新园区1.5万千瓦分散式风电项目。此次3个分散式风电项目并网发电后,每年可为蒙西电网提供清洁电能1.35亿千瓦时,可节省标煤约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1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1吨、氮氧化物排放物17吨、烟尘排放量2.3吨。(本刊)
阿拉善盟晖信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申报材料通过国家统计局审核认定。统计数据5月纳入国家统计局联网直报平台。截至目前,共有规上企业134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81家;批发零售业5家;住宿餐饮业企业3家;具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3家;规上重点服务业企业12家;其他有50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法人单位30家。(经济发展局)
内蒙古灵圣作物科技有限公司新建2套60000Nm³/h废气蓄热氧化处理装置项目完成线上备案。项目总投资2324.81万元,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园区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行政审批服务局)
国能阿拉善高新区百万千瓦风光氢氨+基础设施一体化低碳园区示范项目配套40万千瓦风电项目水土保持。该项目主体工程总投资190000万元,水土保持工程总投资786.21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188.7万元。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面积111公顷,预测项目建设期可能造成水土流失量57995吨,新增水土流失量23789吨。(乡村振兴办)
高新区2个项目完成节能审查意见。分别为内蒙古融创实验化工有限公司年产4000吨丙炔醇和联产8000吨1,4—丁炔二醇项目,内蒙古浩普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磷系阻燃剂、年产0.5万吨2—乙烯基吡啶项目。(经济发展局)
高新区解码技改经验拧紧工业领域“节水阀”。截至目前,庆华、沪蒙、中盛等企业湿熄焦改干熄焦项目顺利推进,中盐氯碱节水改造一期工程、晨宏力化工循环水电除垢、中盐内蒙古钠业浓水反渗透和瑞达泰丰循环冷却水系统改造等节水项目建设完成,全部建成后预计累计节约用水275万立方米。(乡村振兴办)
示范区疾控局与乌达区卫健委签订卫生健康领域《框架协议》和《鼠疫及重大传染病联防联控协议》。此次协议的签订,重点在区域城市医疗资源共享、重大传染性疾病联合防控、突发事故互助等方面为两地人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示范区疾控局)
高新区全力提高劳动人事争议办理质效。截至目前,累计受理劳动争议案件92起,受理案件数同比增长204%,已结案件84起,其中调解结案67起,裁决结案17起(一裁终局4起),结案率达91%,调解率达79%,裁决终结率达77%,涉案金额204.77万元;累计促使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46份,解决16名困难职工就业问题;针对园区4家企业集体合同合法性进行审查,涉及劳动者300余人。(示范区综合办)
高新区优化养老服务供给 打造家门口的“幸福养老圈”。园区2家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乌斯太镇农牧民养老服务站、巴彦木仁苏木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及苏木养老服务站,均可为老年人提供便民服务、文化活动、体育健身等。目前,养老机构覆盖率达100%,床位共38张,其中,护理型床位26张,占比68%;农牧区养老服务站活动范围覆盖8个嘎查,覆盖率达100%。(示范区疾控局)
【重点关注】
《2024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推进计划》印发。在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方面,提出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规章、改革完善知识产权重大政策、完善新兴领域和特定领域知识产权规则,具体包括推动相关法律法规制修订,推进知识产权领域事权改革方案贯彻落实,建立完善财政资助科研项目形成知识产权的声明制度,深入推进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构建等措施。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提出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强化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健全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格局,具体包括加强专业化审判体系建设,深化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加强执法工作专业指导,组织开展执法专项行动,强化两法衔接和跨区域、跨部门执法合作等措施。在完善知识产权市场运行机制方面,提出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质量、加强知识产权综合运用、促进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具体包括持续提升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实施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工程,深入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大力培育和发展专利密集型产业,探索开展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验区建设等措施。在提高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水平方面,提出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提高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效能,具体包括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拓展全国知识产权质押信息平台服务能力等措施。(中国政府网)
内蒙古:到2025年初步构建全区锂产业链 产值达到700亿元。工信厅印发《内蒙古自治区锂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初步构建全区锂产业链,锂精矿产能达到5万吨/年(折碳酸锂当量),磷酸铁锂正极材料52万吨/年,负极材料176.4万吨/年,电解液3万吨/年,隔膜15亿平方米/年,电池29GWh/年,锂产业链产值达到700亿元。《意见》指出,要加快锂矿资源勘探开发。开展包头—锡林郭勒锂矿重点调查区矿产资源调查,加快赤峰维拉斯托锂多金属矿、锡盟镶黄旗加不斯铌钽矿深部、上部及周边勘查,增加锂矿资源储量。加快赤峰克什克腾旗维拉斯托锂多金属矿、锡盟镶黄旗加不斯铌钽矿开发项目建设,增强锂产业资源保障能力。要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支持开展锂矿山复杂矿床及露天安全高效开采等矿山工艺技术,复杂成分矿石提锂工艺、装备、技术和药剂,碳酸锂冶炼高效回收、尾矿锂渣无害化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等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高镍三元、高比容量富锂锰基、高比能量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等材料技术,全固态电解质、新型电池材料及预锂化、补锂技术,电解液添加剂制备技术等研究。要加快产业集群产业链建设。布局一批碳酸锂/氢氧化锂、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锂电池等重大项目,构建较为完善的锂产业链,建设呼包鄂乌和锡林郭勒盟锂产业基地,打造赤峰“绿色锂都”。加快赤峰、锡林郭勒盟碳酸锂/氢氧化锂基地建设,增强锂产业发展原料保障。有序扩大负极材料规模,提升技术水平,保持全国规模领先优势。大力发展正极材料、电解液、隔膜、锂电池等,补齐产业链短板。积极发展铜箔、铝箔、铝塑膜、极耳、钢壳、铝壳、盖帽、气凝胶、水性粘合剂等配套产业。(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宁夏出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自治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发布,明确到2025年全区PM10、PM2.5年均浓度分别控制在65微克/立方米以内和30.5微克/立方米以内,重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0.3%以内。在促进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方面,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涉及产能置换的项目实行先停旧(替换)再上新,严禁违规新增钢铁、铁合金产能,引导钢铁、焦化一体化发展及整合;严控炼油和煤制合成气、煤制液体燃料产能;坚决遏制新增水泥产能;淘汰落后煤炭洗选产能,加快淘汰铁合金、电石、活性炭等低端低效产能。在促进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发展方面,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大力建设光伏、风电基地,推进垃圾发电、生物燃料等生物质能发展,支持新能源发电和新材料、数据中心等载能产业比邻发展;持续推进煤电机组“三改联动”和大型清洁高效煤电项目建设,原则上不新增企业燃煤自备电厂,支持自备燃煤机组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推动关停落后燃煤小热电机组(含自备电厂),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原则上不再新建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在推进绿色清洁运输体系建设方面,计划到2025年,铁路货运量比2020年增长10%,大宗货物运量150万吨以上的重点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工矿企业铁路专用线接入率达到45%,高速公路服务区充换电设施建设力争达到100%,在用柴油货车抽测合格率达到90%以上,基本淘汰第一阶段及以下排放标准非道路移动机械;银川河东国际机场桥载电源设备使用率达95%以上。(宁夏日报)
巴彦淖尔市成立企业项目管家服务中心提供全能管家服务。该中心集中组织发改、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以及银行、法律机构、企业客户进驻项目管家服务中心集中会商,就政府重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项目在落地过程中审批手续办理、资金注入、法律服务、第三方中介服务等相关事项进行对接,为企业提供政务服务、政策解读、金融搭接等一系列“一对一”服务。一是依托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平台系统,对属于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的工程建设项目以及列入全市重大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用地规划许可、建设许可、施工许可均进入政务大厅综合窗口进行集中审批。二是实行“定制化+精准化”项目管家帮代办服务,随时召集审批部门、金融银行、司法律所相关负责人商谈,解决企业“办证难、落地难、开工难”等问题。三是按照“会商机制化、落实清单化”原则,形成“问题收集、会商联审、及时办理、跟踪督办”的工作机制,设立企业会客厅,搭建企业建言献策平台,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四是设立惠企服务专区,为企业一站式提供企业登记名称申报、证照联办、企业变更注销、政策查询等服务;设立金融服务专区,入驻金融机构提供政策咨询、银行开户、金融支持等服务;设立司法服务专区,入驻司法律所提供各类合同、劳动用工等方面的法律咨询服务。(巴彦淖尔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