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81152921MC3618563B/2025-00230 | 发布机构: | 城乡建设局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双随机、一公开” |
发文字号: | 成文时间: | 2025-03-27 | |
公文时效: |
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乌斯太镇)城乡建设局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监管工作实施方案
- 发布日期:2025-03-27 10:42
- 浏览次数:
为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提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效能,优化监管资源配置,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在高新区、示范区住建系统监管方面全面推行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加强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依法依规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工作,科学研判企业违法失信的风险高低,根据监管对象信用风险等级和行业特点,实施分级分类监管,针对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加强抽查检查,实现监管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推进精准监管、有效监管、智慧监管、公正监管。
二、基本原则
(一)准确定位,服务监管。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主要服务于“双随机、一公开”等监管工作,为监管数字赋能、信用赋能。分类结果作为配置监管资源的内部参考依据,不作为对企业的信用评价。
(二)强化应用,分类施策。根据企业信用风险状况和监测预警结果,合理确定监管重点、监管措施、抽查比例和频次等,推动从无差别、粗放式监管向差异化、精准化监管转变。
(三)协同高效,共享共用。依法依规协同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工作,充分归集企业信用风险信息,推动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共享共用,实现监管效能普遍提升。
三、工作目标
将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理念和方式拓展到住房和城乡建设各业务领域,运用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科学配置监管资源,提高监管及时性、精准性、有效性,使监管对违法失信者“无处不在”,对诚信守法者“无事不扰”,以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优胜劣汰。
四、全面有效归集市场主体信用风险信息
按照市场主体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要求,及时归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失信主体名单、抽查检查等信息;协调推动有关部门将履职过程中产生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严重失信主体名单、抽查检查等涉企信息依托公示系统有效归集,进一步夯实市场主体信用风险分类基础。
五、强化分类结果运用,提升监管精准性和有效性
实现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有机融合。将市场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结果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有机融合,在制定“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查工作计划时根据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合理确定、动态调整抽查比例和频次,实施差异化监管。抽查检查结果要及时录入系统,为市场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动态更新提供实时数据支持。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推进市场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的重要意义,加强统筹协调和研究部署,扎实有效做好各项工作。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协同配合、信息互通和工作衔接。
(二)严格责任落实。要增强责任意识,做到“主体责任扛起来、直接责任担起来、协同责任实起来、指导责任严起来”,完善配套措施,狠抓工作落实。
(三)做好宣传培训。要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加强市场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工作的指导和业务培训,不断提升 监管能力和水平。要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积极宣传企业 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工作成效,推动形成政府公正监管、企业诚信自律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