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通知公告
索引号: 152900000000031/2025-00237 发布机构: 乌兰布和示范区国土资源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通知公告
发文字号: 成文时间: 2025-03-30
公文时效:

2025年度内蒙古通源矿业有限公司巴音敖包嘎查通源建筑用石料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计划

一、矿山基本情况

内蒙古通源矿业有限公司巴音敖包嘎查通源建筑用石料矿采矿权人为内蒙古通源矿业有限公司,采矿许可证号:C1529002014077130134622。矿山位于阿拉善左旗乌斯太镇境内,行政区划隶属阿拉善左旗乌斯太镇管辖。地理坐标:东经106°32′45″~106°33′55″,北纬39°29′24″~39°30′20″。矿区面积为1.2717km2,开采标高1430m—1380mm。开采矿种为制灰用石灰岩。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生产规模60万吨/年,采矿证有效期限自2024年12月31日至2027年7月1日。

根据2019年10月内蒙古鸿盛测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编制的《阿拉善左旗乌素图通源沙石厂巴音敖包嘎查通源建筑用石料矿水泥用石灰岩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评审文号:阿自然资储评字〔2019〕24号、备案文号:阿自然资储备字〔2019〕20号),截至2019年10月31日,采矿证范围内累计查明资源储量为390.25万吨,类型为推断的资源量。

2020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编制了《阿拉善左旗乌素图通源沙石厂巴音敖包嘎查通源建筑用石料矿水泥用石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方案适用期为6年,从2020年4月—2026年3月,方案编制基准期为2020年3月。

二、矿山开采现状

根据2019年核实报告显示:自2010年10月取得采矿许可证以来,该矿一直处于修路、基建阶段。据调查矿山自2019年后一直停产。

矿山现状条件下,形成露天采坑4处(其中界外采坑一处)、工业广场2处、办公生活区1处。

(1)露天采坑:区内现有3处露天采坑(CK1-CK3),面积分别为1984m2、3484m2、8933m2,开采深度2m~22m,边坡角在70°~80°间;矿界外有1处露天采坑,面积分别为14139m2,最大开采深度约50m,边坡角在70°~80°间。

(2)废弃窑:矿山界外遗留有废弃石灰窑1处,结构为砖房混结构,建筑面积为1080m2,高约15m。

(3)工业广场设置在采矿证北东约100m处,距办公生活设施约30m:主要是机械分选场地及堆料场、小型机修等。面积约75450m2,内有生产设备及4处料堆,料堆堆高均小于6m,边坡角约50°。

(4)办公生活区:设施包括矿山办公室、生活区和职工休息场所等,主要为砖房,面积4067.50m2,高度小于2.5m。

(5)渣堆:矿山界外遗留有废渣堆1处,面积为25833m2,渣堆的堆高1—7m,坡角在45°左右。

(6)矿区道路:矿山已在各单元之间形成简易道路,总长度约为1100m,宽约5m,总面积为5500m2。

矿山2024年度停产,本年度矿山计划继续在现状露天采场开采1375m标高以上资源量,计划开采矿石量60万吨。

矿山占地全部为乌斯太镇巴音敖包嘎查集体所有,已办理了用地手续,并与土地权属人签订土地租赁协议,租期为5年。

三、矿山土地损毁现状

因矿山矿业权人变更,矿山本年度工作主要按相关设计完成基础建设,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根据主管部门2024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检查工作提出的整改要求,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本年度不进行实质性生产,各单元本年度预计无新增损毁土地面积。

表1  土地损毁现状情况表

现状单元

面积(m2

一级地类

二级地类

土地权属

编号

名称

编号

名称

现状露天采坑

28540

06

工矿用地

0602

采矿用地

阿拉善左旗乌斯太镇巴音敖包嘎查集体所有。

遗留渣堆

25833

06

工矿用地

0602

采矿用地

废弃窑

1080

06

工矿用地

0602

采矿用地

现状工业广场

75450

06

工矿用地

0602

采矿用地

办公生活区

4067.5

06

工矿用地

0602

采矿用地

矿山道路

5500

06

工矿用地

0602

采矿用地

合计

140470.5

--

--

--

--

四、以往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及土地复垦成效

矿山自2019年停产以来,一直未生产。矿山停产期间,未开展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也未组织过地质环境验收工作。

以往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主要是在采坑外围设置了网围栏和警示牌,上述预防工程对外来人员起到了较好的警示作用。

五、《方案》治理工作部署

根据2020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编制的《阿拉善左旗乌素图通源沙石厂巴音敖包嘎查通源建筑用石料矿水泥用石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确定的复垦责任区和地质环境治理工程范围,近期治理内容有:

(1)在最终露天采坑外围醒目处设置网围栏、警示牌。

(2)建立和完善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点,对露天采场采掘面及高边坡可能引发崩塌地质灾害的区域进行监测,发现险情,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清除危岩体。

(3)对界外采坑进行清除危岩体、回填、平整治理。

(4)对遗留渣堆实施清运、平整工程。

(5)对废弃窑实施拆除、清运回填和平整工程。

主要工程内容、损毁面积、拟复垦方向见表2。

表2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说明表

治理

规划

分期

防治亚区

治理时限

防治工程内容及工程量

备注

近期

露天采场

界外采坑

2020420233

清除界外采坑危岩体2128,拆除废弃石灰窑8100,将拆除物清运、回填至界外采坑底部8100将遗留渣堆内的废渣土清运、回填界外采坑底部45480对回填后界外采坑底部平盘进行平整2205,对遗留渣堆和废弃窑压占场地平整,平整量分别为7750324

最终露天采场界线外围设置网围栏1233m,设置警示牌6地质灾害监测36次,地质环境监测3次;

由于矿山自2019年以来一直停产,治理时限规划实现相应顺延至本年度。

最终露天采场

工业广场

设计渣土场

办公生活区

2023420263

清除露天采场危岩体5080,拆除办公生活、工业广场所在区域内临时建筑物及废弃物670,将拆除物清运、回填至露天采场底部670,对工业广场、办公生活区压占场地进行土方平整,平整量分别为139711220,对设计渣土场进行原地平整、整形14469,地质灾害监测36次,地质环境监测3次;

表3  治理工程量汇总表

六、本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安排

1.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计划

依据《阿拉善左旗乌素图通源沙石厂巴音敖包嘎查通源建筑用石料矿水泥用石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和主管部门2024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检查整改意见制定了2025年度治理工作部署,2025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主要包括:露天采坑、废弃窑和遗留渣堆,治理区总面积约18.19hm2,年度治理复垦总投资约45万元。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措施如下:

(1)在最终露天采坑外围布设网围栏、警示牌,开展边坡稳定性监测,治理区面积14.08hm2;

(2)对界外采坑进行彻底治理,对采坑边坡实施清除危岩体工程,将遗留渣堆内废渣土回填至采坑底部或垫坡使用,采坑底部实施平整、撒播草籽工程;对外围已布设的网围栏和警示牌进行维护;

(3)将遗留渣堆内的废渣土清运、回填至界外露天采场底部,并对压占场地进行平整;

(4)拆除废弃石灰窑,并将拆除物及场地内废石清运、回填至界外露天采场底部,对压占场地进行土方平整;

(5)建立和完善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点,对露天采场采掘面及高边坡可能引发崩塌地质灾害的区域进行监测,发现险情,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清除危岩体;

(6)矿区道路进行平整,洒水降尘。

表4  2025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计划范围

2.矿山地质环境及土地复垦动态监测工作计划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计划在露天采场设置4处动态监测点,采用简易测缝法,边坡监测每个月一次,在雨季应加密监测,视降雨量大小,采场每天一次或数小时一次直至连续跟踪监测,降水少的季节可每月一次。

3.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缴存、提取计划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管理办法(试行)》计算基金提取额,计算方式如下:

年度基金提取额=矿类计提基数(2.5)×露天开采影响系数(2.5)×土地复垦难度影响系数(0.8)×地区影响系数(0.9)×上一年度生产矿石量(10)=45万元。

矿山自2019年以来一直处于停产状态,故本次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上一年度生产矿石量参数根据2019年《核实报告》叙述的累计动用量选取,取10吨/年计算。基金账户2024年底剩余金额0.06元,2025年度计划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45万元,计划提取基金45万元,用于2025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

4.治理工程实施方式与时间安排

表5  2025年度治理工作部署计划表

5.组织机构及保障措施

(1)人员:组长:刘东江,成员:王君、张万发、丁志雄、白振彪;

(2)机械设备:矿山自有挖掘机、装载机、渣土车、水车;

(3)技术:按照2025年度治理计划实施;

(4)资金: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支出;

(5)工程质量等保障措施:按年度计划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


附图:2025年度内蒙古通源矿业有限公司巴音敖包嘎查通源建筑用石料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部署图



内蒙古通源矿业有限公司

2025年3月30日

编辑:
信息来源:示范区国土资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