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区动态】守护草原精灵:乡村振兴办在行动
- 发布日期:2025-09-01 10:46
- 浏览次数:
在广袤的草原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物种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共同维持着生态的平衡与和谐。蒙古钳蝎,这种看似不起眼的小生物,却在草原生态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近年来,由于非法猎捕、交易等行为,蒙古钳蝎的生存面临着严峻挑战。
蒙古钳蝎广泛分布于内蒙古地区,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只蒙古钳蝎每年可捕杀蝗虫等有害昆虫一万多只,对于防止草原荒漠化,维持草原植被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它们在控制害虫数量、保障草原生态平衡方面功不可没。然而,一些人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无视法律法规,使用紫外线探照灯等设备大规模捕捉野生蒙古钳蝎,这种行为不仅严重破坏了草原生态平衡,还触犯了法律红线。
为了加强对蒙古钳蝎的保护,守护草原生态环境,乡村振兴办积极行动,开展常态化巡查巡护工作。加大了对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的巡查力度。在巡查过程中,一旦发现非法猎捕蒙古钳蝎的行为,立即予以制止,并依法进行处理。
在开展巡查巡护工作的同时,乡村振兴办也注重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蒙古钳蝎保护的认识和意识。通过张贴海报、发放宣传资料、举办讲座等形式,向广大群众普及蒙古钳蝎的生态价值、保护意义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生态观,自觉参与到保护行动中来。
保护蒙古钳蝎,守护草原生态,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在此,我们呼吁广大群众:珍惜草原上的每一个生命,不参与非法猎捕、交易蒙古钳蝎的行为。让我们携手共进,为蒙古钳蝎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生存环境,共同守护这片美丽的草原家园!
信息来源:乡村振兴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