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融媒新闻 > 图片新闻

【两区动态】阿拉善高新区:各校特色课程百花齐放打造教育多元化新篇章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深入改革与发展,多元化、特色化教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高新区、示范区各中小学特色课程百花齐放,各项实践行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从科技创新到传统文化,从艺术修养到体育竞技,各类特色课程犹如春天里的百花,竞相绽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元的学习选择,开启了高新区、示范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崭新篇章。

个性化辅导与多元体艺社团并举,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高新区第一小学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并以制作读书小报的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和创新能力。在课后服务时间中,该校将时段科学划分为学科作业辅导和体艺课程服务两部分,教师们秉持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方针,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特色化的知识辅导和作业指导。在体艺课程服务时间段,第一小学通过前期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全面摸底,结合学生的特长开设了包括手工实操类、绘画剪纸类、合唱器乐类、足球篮球类、书法朗诵类、舞蹈体操类、计算机创作类、棋牌益智类等36个特色社团,以“整班开课+年级整合走课+混班搭配组课”的多元模式,满足各年龄段学生的需求,让校园生活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竞技性技能与团队协作能力齐抓,积极培养社会实践人才

与此同时,第二小学以其别开生面、形式多样的特色课程活动,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道路上再创佳绩。该校每学期定期举办班级跳绳比赛,以竞速、花样、双人交互和集体长绳等多元项目,既锻炼了学生的体能,也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个人竞技能力,充分展示了学校对体育艺术全面发展的重视。同时,第二小学深入践行绿色环保理念,组织了一场以“变废为宝创意多 绿色环保润人心”为主题的道德与法治学科实践活动;成功举办了全校美术绘画比赛;开展了主题为“动手实践,玩转科学”的特色学科探究活动,通过这一系列丰富多元的特色课程,引导学生们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手工制作,极大地提升了学生们的科学素养及实践创新能力,切实做到了寓教于乐,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

创新性文体与劳动技术体验共管,全面增强少年心理健康

第一中学在深化教育改革、推动素质教育上成果显著,其特色课程与活动丰富多元。学校创新性地将八段锦和花样跳绳融入体育课,旨在提升学生体质,传承文化,强化身心素质。在运动会及艺术节中举办的书画展,展示了学生的艺术才华和文化底蕴。元旦系列活动中,各类表演节目精彩纷呈,有效激发学生积极性与创造性,让学生体验校园文化的魅力。围绕时代主题,第一中学成功举办了校园歌手大赛、“奔跑吧 少年”系列活动,并结合“十四冬”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如拔河比赛等。通过黑板报、手抄报制作,锻炼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举办以“与时俱进,振兴中华”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实施“欢乐课桌舞 活力满校园”的课桌舞比赛;并以航天精神为引领,开展了筑梦航天等一系列科普实践活动;以劳动技术课为契机,开展古法造纸等体验活动。第一中学通过一系列全面而独具特色的课程和活动,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有力推动了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教育的新风貌与新成果。

全方位培养文化与科学观念并重,文化传承民族共有共享

巴彦木仁民族学校在传承中华文化上独树一帜,其特色课程以百花齐放之姿引人瞩目。该校紧密结合传统节日,开展了一系列生动丰富的教育实践,将理论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们在体验和实践中学习成长。师生共同诵读诗词谚语,深度解读节日文化内核;实地寻找当季植物、探究节气下的农耕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农耕文化并领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围绕季节养生主题,学校引导学生研究节气变化对饮食的影响,探索食补药补的科学方法,培养健康生活习惯及科学养生观。学生们在教师指导下亲手制作各类腌菜,不仅锻炼动手能力,更深入理解中华传统饮食文化。通过这些特色课程活动,巴彦木仁民族学校成功践行“学中做,做中学”的教育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热爱,有力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承与弘扬。其特色课程的成功实施,为我国创新教育模式提供了宝贵经验借鉴。

高新区、示范区各中小学特色课程满足了不同学生群体的多元发展需求,更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一步树立起尊重个性、鼓励创新的教育价值观。在未来的教育征程中,随着各校特色课程的持续深化与拓展,高新区、示范区教育必将迎来一个百花争艳、满园春色的新时代。

通讯员:刘萍 任建华 石秀玲
信息来源:社会事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