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融媒新闻 > 园区动态

【两区动态】阿拉善高新区(乌斯太镇)平安建设办公室:特种设备“安全管家”模式开启 助力阿拉善高新区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阿拉善高新区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化工、新能源等产业蓬勃兴起,特种设备的广泛应用为园区的经济腾飞注入了强大动力,为有效防范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发生,保障园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阿拉善高新区(乌斯太镇)平安建设办公室积极谋划、务求实效,率先在内蒙古自治区开启了特种设备“安全管家”模式,全力助力高新区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明确任务目标,建立服务清单。阿拉善高新区以化工产业为支柱,特种设备数量众多、种类繁杂,涉及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等多种类型,安全管理难度较大。目前,高新区各类特种设备数量已达13937台,其中锅炉118台、压力容器12732台、电梯168台、起重机械466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453辆、压力管道860余千米、工业气瓶7000多只、安全阀及各类阀门约15000只,占阿拉善盟特种设备数量的70%以上。基于这一园区特点,平安建设办公室明确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任务目标,即通过特种设备“安全管家”模式,全面提升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率,及时消除潜在风险隐患,保障园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为实现这一目标,平安建设办公室深入园区企业开展全面调研,详细了解企业特种设备的使用状况、安全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在此基础上,还建立了个性化的服务清单。服务清单涵盖了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日常维护保养、安全培训、应急救援预案制定等多个方面。针对不同企业的特点和需求,为企业量身定制服务方案,确保特种设备“安全管家”能够提供精准、高效的服务。

突出专业能力,精挑“安全管家”。为确保特种设备“安全管家”能够胜任工作,平安建设办公室结合园区实际,制定了严格的评选标准,向社会公开招募具有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安全管理等相关专业背景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精挑细选,组建高新区独有的特种设备“安全管家”专家库。“安全管家”的评选不仅考察了特种设备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服务效能,还注重其责任心、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经过严格评选,阿拉善高新区特种设备“安全管家”队伍正式成立。为提高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监管水平,定期组织开展专业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培训特种设备的最新法规标准、安全技术规范、检验检测方法以及应急处置技能等。同时,安全监管人员积极与特种设备“安全管家”队伍共同深入企业开展特种设备体检,把脉问诊,及时准确了解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以点带线到面,打造安全园区。在推进特种设备“安全管家”模式的过程中,采取以点带线到面的工作方法,逐步扩大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覆盖面,打造安全园区。选择部分特种设备数量较多、安全管理基础较好的企业作为试点,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管家”服务。通过试点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模式。第一轮特种设备大排查大起底行动已对阿拉善高新区20家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进行摸底排查,效果显著,查出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存在隐患问题335项。截至目前,排查隐患问题已整改70%以上。通过不断扩大特种设备“安全管家”服务的覆盖面,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延伸到园区的各个角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管理网络。2025年3月初,平安建设办公室统筹推进,对园区50余家企业开展第二轮、第三轮特种设备大排查大起底工作,持续深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力度,实现排查—整改—验收—销号闭环管理,确保特种设备生产和使用单位安全运行,切实为园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特种设备“安全管家”模式的开启,是平安建设办公室贯彻落实“六个行动”的生动实践。通过进一步明确任务目标、建立服务清单,突出专业能力、精挑“安全管家”,以点带线到面、打造安全园区,有效提升了园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水平,为园区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阿拉善高新区(乌斯太镇)平安建设办公室将不断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管家”模式,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切实为阿拉善高新区的安全生产和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通讯员:洪泽
信息来源:平安建设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