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融媒新闻 > 图片新闻

【两区动态】乌兰布和社区:以议事协商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走进乌兰布和社区,整洁的楼道里贴着最新的“议事协商公示栏”,居民活动室里几位居民正围着网格员讨论加装休闲石桌石凳的细节,网格微信群里不时弹出关于小区绿化维护的建议……这一幕幕生动场景,正是该社区以议事协商破解治理难题、凝聚民心合力的鲜活缩影。

今年以来,乌兰布和社区立足辖区11604名居民的服务需求,以“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等49项荣誉为底气,将议事协商作为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抓手,通过党建引领聚合力、网格联动搭平台、聚焦民生办实事,探索出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社区协商治理新路径,让居民从“旁观者”变身“参与者”,共同绘就和谐宜居的幸福画卷。

党建引领树“核心”:把稳协商治理“方向盘”

“小区停车位不够,能不能在闲置空地规划临时车位?”“楼道堆放杂物有消防隐患,得想办法清理!”在乌兰布和社区每月一次的“主题党日议事会”上,党员们围绕居民反映强烈的问题热烈讨论。这样的场景,是社区将党的领导贯穿议事协商全过程的生动实践。

社区以“四心”工程党建品牌为统领,构建起“党组织牵头、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协商治理体系。一方面,激活“红色细胞”凝聚内力,社区“两委”成员和在册党员带头亮身份、领任务,通过“三会一课”、居民议事会等载体,将停车管理、环境整治等民生议题纳入学习讨论范畴。年内仅针对民生实事开展的专题协商就达3次,党员们既当“议事员”又当“落实员”,在解决小区停车难、推进垃圾分类等问题中率先垂范,带动居民主动跟进。

另一方面,联动“红色资源”汇聚外力。社区深化“双报到双服务”机制,与28家互联互动党组织建立常态化协作关系,将在职党员编入议事协商队伍。在“爱国卫生运动”中,在职党员与居民代表共商清扫方案,短短3天就清理卫生死角20余处。如今,“党建引领、单位协同、居民参与”的协商合力已成为社区破解难题的“金钥匙”。

网格织密“议事网”:打造服务群众“最前沿”

“多亏了网格议事会,南面的路灯亮了,晚上遛弯再也不用摸黑了!”家住若水秀府小区的李大爷点赞的,正是社区依托“微网善治”模式搭建的网格协商平台。

乌兰布和社区将辖区划分为22个微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严格落实“五必知”(网格基本情况、特殊群体、矛盾隐患等必知)、“五必访”(新入住居民、困难家庭等必访)、“三必到”(突发事件、矛盾纠纷、重大活动必到)机制。网格员化身“民情收集员”,在日常入户走访中随时记录居民诉求,让小事在网格内就地解决。今年以来,通过网格协商成功化解楼上漏水、宠物扰民等邻里纠纷8起,解决垃圾清运不及时、楼道灯损坏等小微问题38件,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

民生导向暖“民心”:让协商成果“看得见摸得着”

“没想到我们提的建议真能落地!现在社区有了‘爱心驿站’,夏季可以喝绿豆汤解暑,冬季可以接开水暖一暖。”居民李大姐口中的“爱心驿站”,是社区聚焦“一老一小”需求开展专题协商的成果之一。

乌兰布和社区始终将议事协商与民生服务紧密结合,通过“五色户卡”管理模式,精准掌握低保户、残疾人、高龄老人等特殊群体情况。为激发居民参与热情,社区还创新推出“文明积分兑换+议事协商”模式。参与者凭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既美化了环境,又提升了积极性。同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普法宣传、家风家训恳谈会等28次文体活动中巧妙嵌入议事环节,居民在剪纸、合唱等轻松氛围中为社区建设建言,推动移风易俗、节水宣传等工作深入人心。

成效彰显未来可期:绘就共建共治共享新图景

如今的乌兰布和社区,矛盾化解率从去年的75%提升至90%,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显著增强,楼道杂物堆放、绿化差等一批“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展望未来,乌兰布和社区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同时联动更多社会力量,探索“协商成果转化清单”制度,让每一条建议都有回音、见实效。正如社区负责人所说:“议事协商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我们要让居民真正成为社区治理的“主人翁”,共同打造更有温度、更具活力的幸福家园”。

通讯员:胡 亮
信息来源:乌兰布和社区